问舍求田计未成,登临搔首愧平生。
联名丹阙浑无望,招隐洪崖久寄声。
短笛长歌樵牧事,浮云流水古今情。
相君许借容安住,拟向南阳约孔明。

【注释】

1.容安亭:古地名,在今浙江桐乡。2.问舍:指置家立业。3.求田:指谋求官职。4.丹阙:即朱门,古代豪门大户的居处。5.洪崖:传说中仙人的居处,这里指隐居之地。6.浮云流水:形容世事变幻无常。7.相君:指诗人的朋友或上级领导。8.拟向南阳约孔明:诸葛亮曾在南阳隐居,这里用来形容诗人想隐居于南阳的想法。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的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建功立业但未成功的无奈;后两句则表达了自己虽有志于仕途但终归隐于山林的决然。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功名富贵看淡、追求精神自由和心灵安宁的情怀。

首句“问舍求田计未成”,诗人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涯。他想要建功立业却未成功,这让他感到羞愧。在这里,“问舍求田”指的是诗人想要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来安家立业,而“计未成”则表示他的努力并未达到目的。

次句“登临搔首愧平生”,诗人在山上眺望时感到无比懊悔。这里的“搔首”是形容他内心的焦虑与不安。而“愧平生”则是因为他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的追求并未得到实现,这种失落感让他感到羞愧。

第三句“联名丹阙浑无望,招隐洪崖久寄声”,诗人表达了他对于官场的失望。他认为自己的才华并不足以让世人赏识,因此无法实现他的政治抱负。而“洪崖”则是传说中的仙人居住之地,这里用来象征诗人的理想生活状态——远离世俗,过着隐居的生活。

第四句“短笛长歌樵牧事,浮云流水古今情”,诗人描述了自己隐居生活中的一些琐碎之事。他吹着短笛唱歌,与山中的樵夫一起劳作,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这些看似平凡的生活,却蕴含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末句“相君许借容安住,拟向南阳约孔明”,诗人提出了一个请求。他希望能被允许居住在容安,就像刘备曾经在南阳隐居一样。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刘备,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诸葛亮的敬仰。同时,他也在暗示自己希望能够像诸葛亮那样,通过隐居来获得更高的境界和智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