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圣有奇功,谁知在蒙养。
宣尼赞周经,妙旨存彖象。
千年紫阳翁,人文再宣朗。
工夫益精密,为我重指掌。
迂愚抑何幸,久矣绝群想。
果行复育德,服膺未云爽。
兹焉得佳名,悠然惬幽赏。
时至一濯缨,无言道心长。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诗,共四句。每句的字数分别是7字、7字、10字、9字。以下是对每一行的逐句释义和注释:
第1句:作圣有奇功,谁知在蒙养。
解释:圣人的成就有其独特的功绩,但人们往往不知道这些成就是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培养的。
第2句:宣尼赞周经,妙旨存彖象。
解释:孔子(即“宣尼”)称赞了《周经》,其中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和象征性的意义。
第3句:千年紫阳翁,人文再宣朗。
解释:紫阳山的老者,他见证了千年的变迁,重新倡导了学问和道德的传播。
第4句:工夫益精密,为我重指掌。
解释:他的工作更加精细,使我能够清晰地理解和掌握。
第5句:迂愚抑何幸,久矣绝群想。
解释:虽然我愚钝,但能有机会学习到如此精妙的知识,也是一种幸运。
第6句:果行复育德,服膺未云爽。
解释:通过实践可以再次培养德行,但是否真正领会其中的深意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第7句:兹焉得佳名,悠然惬幽赏。
解释: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了好的名声,可以悠闲地欣赏周围的自然美景。
第8句:时至一濯缨,无言道心长。
解释:当时间到来时,我会放下世俗的纷扰,进行一次心灵的洗涤。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学问和道德传承的赞美。他认为圣人的成就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从幼年时期就开始的培育的结果。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于自己愚钝的认识和接受,以及对未来实践和领悟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充满了对于知识和道德的尊重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