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蒲城岳庙,陡觉人在天宫。见松子花开,莺儿诉怨,想古体风。一片花花草草,叹健儿游子并联骢。不是眼前荆棘,怎能兔迹狐踪。
剑华如水月填胸。浓睡不闻钟。看东苑蔷薇,西州芍药,南雁书空。休笑书生已醉,黄金印挂笑元戎。下笔鬼神尤惧,眼前景况何穷。

注释:

一上蒲城岳庙,陡觉人在天宫。见松子花开,莺儿诉怨,想古体风。一片花花草草,叹健儿游子并联骢。不是眼前荆棘,怎能兔迹狐踪。

【注释】

(1)“一上”二句:登上蒲城县的岳庙,顿生天上的感觉。

(2)“见松子”三句:看到松树上开的花,听到莺儿在叫怨,想到古代的诗歌风格。

(3)“一片”二句:感叹自己和那些英勇善战的英雄一起骑马驰骋。

(4)“不是”二句:既然前方有荆棘,怎么能像兔子一样留下足迹呢?

(5)“剑华”二句:想象自己的剑如水,月色洒满胸怀。

(6)“看东苑”四句:看到了洛阳的蔷薇、芍药,想起了西州的雁书。

(7)“休笑”二句:不要嘲笑书生已经喝醉了酒,因为黄金印挂在胸前就像元戎将军一样威武。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情的小令。全词通过对蒲城岳庙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怀念之情。

首句“一上蒲城岳庙”,便让人感到一种超尘脱俗的境界。“猛抬头,却见白云堆里一个孤峰。”这里运用了夸张手法,将岳庙比作白云堆中的孤峰,形象地描绘出岳庙的宏伟壮观。“突兀森然,下瞰万山,皆为拱揖。”这又进一步突出了岳庙的高大威严。这种描写方式,既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又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体验。

作者通过“忽觉人在天宫”这样的诗句,表达了自己在岳庙中的感受。这里的“人”指的是作者自己,而“天宫”则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这种描写方式,既表现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接下来的两句,是对杜甫《小寒食舟中作》中“忆过扫雪亭,冲寒乘兴来”的诗句的改编。这里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松子花开”等自然景物赋予了情感色彩。这种描写方式,既增加了诗歌的形象性,又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在第三句中,作者又用“莺儿诉怨”这样的意象,表达了对历史英雄们的思念之情。这里的“莺儿”既是自然界的生物,又是古人笔下的常用意象,具有象征意义。这种描写方式,既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又增强了读者的代入感。

接下来的两句,是对杜甫《佳人》一诗中“花落莫惆怅,云鬟香雾湿。”的改编。这里采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将“健儿游子”、“兔迹狐踪”等意象与“人境”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第四句中,作者用“剑华如水月填胸”这样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对历史英雄们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的赞美之情。这里的“剑华”既有实际的含义,又有象征意义;而“月填胸”则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激动与感慨。这种描写方式,既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在第五句中,作者用“浓睡不闻钟”这样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对历史英雄们无私奉献精神的敬佩之情。这里的“浓睡”既指作者本人,又指广大人民群众,强调了历史英雄们的伟大贡献是人民共同创造的。这种描写方式,既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又增强了读者的认同感。

在第六句中,作者用“看东苑蔷薇,西州芍药”这样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对历史英雄们为国家做出的贡献的赞美之情。这里的“东苑”、“西州”分别指洛阳和长安等地,强调了历史英雄们为国家作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这种描写方式,既突出了诗歌的主题,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在最后两句中,作者用“休笑书生已醉,黄金印挂笑元戎”这样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对历史英雄们的敬仰之情。这里的“书生”是指广大人民群众,而“元戎”则是古代军队中的高级将领。这种描写方式,既突出了诗歌的主题,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性。

这首词通过对蒲城岳庙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英雄们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他们为国家做出的贡献的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词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