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乱人多暴,魂惊客屡过。
采薇春事远,席秸夜寒多。
凉月侵萝薜,清霜看芰荷。
荒墟唯痛哭,野老亦悲歌。

翻译:

悲歌


在纷乱的时代,人们多有暴行;魂惊客屡过,形容因战乱频繁迁徙。

采薇春事远,席秸夜寒多,凉月侵萝薜,清霜看芰荷,荒墟唯痛哭,野老亦悲歌。

注释:

  1. 世乱人多暴: 描述乱世中人们的行为多带有暴力和残忍。
  2. 魂惊客屡过: 描述战争或动荡频繁,使得人们魂不守舍,频频迁移。
  3. 采薇: 指古代采集薇菜作为食物的习俗。这里可能寓意着生活的艰辛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4. 春事远: 暗示春天的到来已经远去,可能是由于长时间的战乱导致春天无法正常到来。
  5. 席秸夜寒多: 描述夜晚寒冷,人们只能依靠简陋的席子和秸秆来取暖。
  6. 凉月侵萝薜: 形容夜晚月光皎洁,穿透了藤萝和薜荔植物。
  7. 清霜看芰荷: 描绘清晨霜冻的景象,以及露水中荷花的美丽。
  8. 荒墟唯痛哭: 荒废的土地上只有哭泣声,表达了对过去繁荣的怀念和现实的哀叹。
  9. 野老亦悲歌: 描述即使是年迈的老人也不禁发出悲伤的歌声,强调了悲伤情绪的普遍性和深刻性。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乱世中的悲惨生活和人民的苦难。诗中的“采薇”和“春事远”等词语,不仅描绘出季节的变化和自然环境的凄凉,还隐喻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诗人通过对比“席秸夜寒多”和“清霜看芰荷”,表达了在恶劣环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无奈。最后两句“荒墟唯痛哭,野老亦悲歌”,则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以及人们在痛苦中的绝望与无助。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动乱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