蛰龙卧沧渊,瑞凤栖蓬海。
悠悠接舆歌,千古消光彩。
出处酌其宜,勿为世所骇。
预人家国事,此身固有在。
嗣宗济世心,无为著达庄。
叔夜明养生,东市援琴伤。
一出与一处,徒能决籓墙。
淳风竟不返,二子俱亡羊。
汲郡苏门山,其人游何乡?
我欲振奇翮,碧宇追翱翔。

下面是对“读晋史九首”的逐句释义:

  1. 蛰龙卧沧渊,瑞凤栖蓬海。
  • 诗句解读:蛰伏在深渊中的龙,栖息在茫茫大海之上的凤;比喻隐逸之人或事物,深藏不露、高远而神秘。
  • 关键词注释:蛰(zhe),古代指冬眠的动物,此处用以形容深沉与内敛;沧,水深的样子,此处象征深邃的水域;渊,深水,此处指深渊;栖,停留或居住;蓬海,蓬草遍布的大海上,此处指宽广无垠的空间。
  1. 悠悠接舆歌,千古消光彩。
  • 诗句解读:悠然自得地接舆唱歌,千百年来光辉已消失。比喻人虽才华横溢却不得志或被埋没。
  • 关键词注释:悠悠,悠长、深远的样子;接舆,古琴曲《广陵散》中的角色,传说他经常乘牛车出市招摇,后因感叹楚王昏庸,唱起反调,被砍头,其形象代表愤世嫉俗的人;歌,吟唱;消,消逝;彩,色彩,这里代指辉煌;光,光芒。
  1. 出处酌其宜,勿为世所骇。
  • 诗句解读:选择适合自己的出路,不要因为外界的压力而震惊。意味着要认清自己的能力和局限,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 关键词注释:出处,原由,来源;酌其宜,斟酌适宜之处;世,社会、世界;骇,震惊;勿,否定词,此处表示不要;为,做;世所,世间之事。
  1. 预人家国事,此身固有在。
  • 诗句解读:参与国家的大事,自己本来就有份。表达了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即使身处乱世也愿意为国效力。
  • 关键词注释:预,预见、参与;家国事,国家和家庭的事情;此身,自己的身体、命运;固有在,本来就存在。
  1. 嗣宗济世心,无为著达庄。
  • 诗句解读:继承家族济世救人的心志,不要过于追求名利地位,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淡泊。
  • 关键词注释:嗣宗,继承家族;济世心,拯救世人的心意;无为,不做无谓的事情;著达庄,追求名声和地位。
  1. 叔夜明养生,东市援琴伤。
  • 诗句解读:嵇康以养生为名,在东市弹奏琴弦时感到悲痛。反映了嵇康对政治斗争的不满和个人悲剧。
  • 关键词注释:叔夜,嵇康的字,此处借指嵇康;明养生,以养身为名,意指注重养生之道;东市,洛阳城南的集市;援琴,弹奏琴;伤,悲伤;这里指嵇康在东市弹奏琴时感到的痛苦。
  1. 一出与一处,徒能决籓墙。
  • 诗句解读:一个人只能从一个地方出来,但又能决定藩篱的边界。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影响力有限,只能影响局部或小范围的事物。
  • 关键词注释:一出与一处,一去不复返的意思;决藩墙,决定、划定边界;藩,篱笆;处,地方。
  1. 淳风竟不返,二子俱亡羊。
  • 诗句解读:纯正的风气竟然无法回归,两个儿子都丢失了羊群。比喻理想或信仰的失落,以及由此引发的悲剧。
  • 关键词注释:淳风,纯正的风气;竟不返,再也没有回头的意思;二子,指两个儿子;俱亡羊,都丢失了羊群。
  1. 汲郡苏门山,其人游何乡?
  • 诗句解读:汲郡的苏门山,这个人去哪里游玩过?提问者对某人的去向感到好奇。
  • 关键词注释:汲郡,地名,位于今河南汲县;苏门山,山名;其人,那个人;游何乡,去哪里游玩过。
  1. 我欲振奇翮,碧宇追翱翔。
  • 诗句解读:我想要振翅飞上蓝天,追逐自由与梦想。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关键词注释:振奇翮,振翅飞上蓝天;碧宇,广阔的天空;追,追求;翱翔,飞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