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贤不相厄,王庾乃如斯。
天步政多艰,此岂私愤时。
东山谢安石,造次威凤仪。
三贤抱宏器,继出相等夷。
风流文雅尽,同惟世所推。
但恨立朝间,典礼殊未施。
玄谈竟浇俗,逆臣终乱阶。
汤武肇王业,伊周垂纲维。
桓景彰伯道,管晏横要规。
古人不作远,所立百世师。
奈何民具瞻,退食徒委蛇。
卜世固天定,欲责当谁归?
这首诗是晋代诗人陆云的作品,他生活在西晋时期,当时国家动荡不安,政治黑暗,社会风气堕落。这首诗就是他在这一时期对晋朝历史的反思和批评。
我们看到“两贤不相厄,王庾乃如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历史上有两位贤人王衍和庾亮,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是如此的悲惨。这里的“厄”指的是困境或者困难,而“王庾”则是指当时的两位著名官员王衍和庾亮。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两位贤人的不幸遭遇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
接下来的句子是“天步政多艰,此岂私愤时。”这是说,国家的前途艰难重重,这难道只是个人的愤怒吗?这里提到了“天步”,即天命,暗示了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生活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而“私愤时”则是指个人的愤怒和不满。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然后我们看到“东山谢安石,造次威凤仪。”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谢安这个东山时期的名士,即使在非常匆忙的情况下也能展现出他的威严和风度。这里提到的“东山”是指谢安的隐居之地,而“谢安”则是他的字。这句话赞美了谢安在紧急情况下的从容不迫,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谢安的敬仰和崇拜。
接着是“三贤抱宏器,继出相等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三位贤人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着卓越的才华和成就,他们的地位和影响力是相当的。这里的“三贤”指的是三位重要的官员,他们的能力和地位都是非常高的。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三位贤人的赞美和敬仰,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期待。
然后我们看到了“风流文雅尽,同惟世所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时的文化氛围是非常浓厚的,文人雅士们都被世人推崇。这里的“风流”指的是文化的繁荣和艺术的发展,而“文雅”则是指文人士大夫的气质和修养。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文化繁荣的赞美和欣慰。
最后我们看到“但恨立朝间,典礼殊未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者感到遗憾的是,即使有许多有才能的人在朝廷中工作,但是却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和实施。这里的“立朝”指的是在朝为官,而“典礼”则是指国家的制度和文化礼仪。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政治腐败和法制缺失的担忧和不满。
整首诗通过对晋朝历史的回顾和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它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