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有道邦,谁似直哉史。
流传百世后,各各异行止。
许史有何厚,在汉势如彼。
安史有何薄,在唐乱如此。
人之贤与愚,皆为类所使。
近从侪辈中,偶得一狂士。
未能通一经,谓可拾青紫。
时时出俚句,技痒不自己。
只恐落调歌,难入知音耳。
纵横言世事,不顾剌舌耻。
焉知阮嗣宗,口不挂臧否。
年高鬓如雪,乡曲所不齿。
试与阿戎谈,咄哉犁之子。

【注释】

  1. 史遂良索诗:唐代文学家李贺曾写过《史论》一文,批判历史上的奸臣如赵高、李林甫等。这里说李贺写诗讽刺那些奸臣,史遂良可能是李贺的朋友。
  2. 立身有道邦:立身,指做人;有道,有法度。邦,国。这句话的意思是做人要有自己的准则,要有法度,不要为权贵所左右。
  3. 谁似直哉史:谁能够像直道之士一样坚守原则,不随波逐流呢?直哉,正直的样子。这句话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赞扬他们坚守原则,不为权力所动。
  4. 流传百世后: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些事迹将会流传千古,不会被遗忘。
  5. 各各异行止: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行为和选择。这句话强调了每个人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6. 许史有何厚,在汉势如彼:许史,指汉武帝时的丞相许负和霍光。这句话的意思是许负和霍光等人虽然地位崇高,但最终的结局并不理想。这句话表达了对权力和地位的看法,认为它们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
  7. 安史有何薄,在唐乱如此:安史,指安禄山和史思明。这句话的意思是安禄山和史思明等人虽然拥有一定的权势,但他们最终导致了唐朝的混乱和衰败。这句话表达了对权力和地位的看法,认为它们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
  8. 人之贤与愚,皆为类所使:人的贤与愚,都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这句话强调了环境对于人的影响,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和局限。
  9. 近从侪辈中,偶得一狂士:最近从同辈中发现了一位狂放不羁的人。侪辈,同辈。这句话表达了对朋友的欣赏和敬仰之情。
  10. 未能通一经,谓可拾青紫:不能通过考试而得到官位。这句话表达了对知识的重视和个人能力的看重。
  11. 时时出俚句,技痒不自己:经常写出粗俗的句子,无法自控地想要表达出来。技痒,指技艺或才能发挥的欲望。这句话表达了对写作欲望的描述。
  12. 只恐落调歌,难入知音耳:只怕写出来的歌谣不符合音乐的旋律,难以被人理解。落调歌,指的是不符合乐律的歌曲。知音,懂得欣赏的人。这句话表达了对作品的认可和期待。
  13. 纵横言世事,不顾剌舌耻:纵横议论世事,不受言语攻击的羞辱。这句话体现了李贺敢于直言的性格特点。
  14. 焉知阮嗣宗,口不挂臧否:怎么知道阮籍不会评论是非善恶。焉知,哪里知道。臧否,好坏。这句话表达了对他人言论的怀疑和对历史人物的了解之深。
  15. 年高鬓如雪,乡曲所不齿:年纪大了头发白得像雪一样,被乡里的人所看不起。这句话描绘了李贺晚年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地位。
  16. 试与阿戎谈,咄哉犁之子:试着和阿戎聊天,他是那个被称为“犁子”的人。这句话表现了李贺对朋友的尊重和亲近之情。
    【赏析】
    这首诗由史遂良索诗引发,诗人以史遂良的口吻作答,用辛辣的笔调对历代奸臣进行了抨击。诗歌中涉及了历史上的许多著名人物,包括汉武帝时期的丞相许负、霍光、唐朝的安禄山和史思明、东汉末年的祢衡等。通过对他们的评价,诗人表达了对权力和地位的看法,认为它们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而是会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灾难。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知识的重视和个人能力的看重,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不应该被周围的环境所限制。此外,诗歌还展现了诗人敢于直言的性格特点,他敢于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和批评,不受他人的侮辱和挑衅所影响。最后,诗人通过对朋友阿戎的提及,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整首诗歌充满了深刻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价值观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