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张宴日将夕,长风吹秋欲无色。
燕丹奉酒荆卿歌,于期感激动毛发。
酒阑拂剑凭凌起,当筵直立相睥睨。
髑髅青血凝冷光,西入咸阳五千里。
白虹贯日日不死,祖龙犹是秦天子。
人间遗恨独荒凉,袅袅哀声流易水。
阳台引
阳台张宴日将夕,长风吹秋欲无色。
燕丹奉酒荆卿歌,于期感激动毛发。
酒阑拂剑凭凌起,当筵直立相睥睨。
髑髅青血凝冷光,西入咸阳五千里。
白虹贯日日不死,祖龙犹是秦天子。
人间遗恨独荒凉,袅袅哀声流易水。
翻译:
阳台宴会即将结束,秋风劲吹使景色显得黯淡无光。
燕丹奉酒,荆轲唱着《易水歌》,于期被感动得热血沸腾。
酒过三巡,他拔剑而立,目光炯炯,与宾客们相互对视。
髑髅(tuó liú)上青色的血迹凝固,发出冷光,向西直入咸阳,行程长达五千里。
白色的长虹穿透了太阳,它依然不会死去,祖龙(指秦王嬴政)仍然是秦朝的君主。
人间留下无尽的遗憾和悲伤,哀伤的声音在易水河畔流淌。
注释:
阳台:古地名,代指宴会地点。
荆卿:指的是荆轲。
于期:指的是燕太子丹。
凌起:挺身而起。
睥睨(bì nì):斜眼看,形容傲岸不群的样子。
髑髅(dú lóu):死人的头骨。
白虹贯日:比喻光明正大,正义之气直冲天际。
祖龙:秦始皇的别称。
遗恨:留下遗憾或未了的怨恨。
易水:古水名,源出河北省易县西北,流入海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通过写景抒发了作者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感慨和惋惜之情。诗中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夕阳西下,秋风劲吹,宴会即将结束,但人们的心情却如同这秋天一样,充满了萧瑟和凄凉。诗人借燕丹、荆轲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命运和民族未来的忧虑和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