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身清静本无形,有象何名圆满身?
假使化身千百亿,不能合一不全真。
诗句
释教十三首二身一体
译文
《佛经》中说,佛陀的法身是清静无形的,有形象又怎能称为圆满之身呢?即使化身为千百亿,也不能达到合一的状态,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全真了。
注释
- 释教十三首:这里指的是佛教中的一些重要教义。佛教强调“三宝”(佛、法、僧)的重要性,而“十三首”可能是指其中的十三条基本教义。
- 法身清静本无形:法身是佛教中指代佛陀本体或本质的概念,通常认为它是超越一切形象的存在。这里提到法身是清静无物的,没有具体的外在形象。
- 有象何名圆满身?:这里的“象”指的是具象化的形象,即通过语言或其他形式表达的具体形象。在佛教中,追求的是心灵的清净和解脱,因此即使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也不足以代表真正的圆满之身。
- 化身千百亿:化身是指佛陀为了教化众生,多次变化成人的形象来传道讲法。这里用“千百亿”来形容数量之多,但这种变化并不等于真正的统一和完整。
- 不能合一不全真:佛教讲究的是一和多的辩证关系,即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如果一个存在不能实现完全的统一(即所有部分都归于同一实体),则不能说是完全的真如(即真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一种理解,即真正的佛性不在于外在的形式或表象,而在于内在的清净和无相的本性。诗中通过比较法身与具象化的化身,强调了真正的完美或圆满是不可用具体形象来衡量的。同时,通过对化身的比喻(如千百亿化身),诗人表达了对于多样性和包容性的肯定,以及对于统一性的追求。这种思想在佛教中有着深远的影响,提醒人们不应过分追求外在的形式,而应深入探索内心的真实和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