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埘豚阱半榛荆,村北村南感易生。
雨过雪消连日冻,潮平水歇下塘声。
鸦啼古树寒烟湿,人谒荒祠小艇横。
一段乡情浑漠漠,隔江斜日暗孤城。
丙子泛舟登奥
丙子年(指1096年):宋哲宗元祜五年,即公元1096年。
泛舟:游船。登奥:登上高山之巅。
鸡埘豚阱:鸡圈和猪坑。半榛荆:荆棘杂生。
村北村南感易生:村庄的北面和南面容易产生感伤之情。感易生:容易产生伤感之情。
雨过雪消连日冻,潮平水歇下塘声:雨后、雪后,连天大雪消融。江面平静,池塘的水声也停息了。
鸦啼古树寒烟湿,人谒荒祠小艇横:乌鸦在古树上啼叫,烟雾朦胧。人们去拜访荒废的祠堂,在小船上横着。
一段乡情浑漠漠,隔江斜日暗孤城:一段思乡之情弥漫在天地之间。隔着江的远处,夕阳斜照在孤城上。
注释:丙子年(指1096年);泛舟:游船;登奥:登上高山之巅;鸡埘豚阱:鸡圈和猪坑;半榛荆:荆棘杂生;感易生:容易产生伤感之情;雨过雪消连日冻,潮平水歇下塘声:雨后、雪后,连天大雪消融。江面平静,池塘的水声也停息了;鸦啼古树寒烟湿,人谒荒祠小艇横:乌鸦在古树上啼叫,烟雾朦胧。人们去拜访荒废的祠堂,在小船上横着;一段乡情浑漠漠,隔江斜日暗孤城:一段思乡之情弥漫在天地之间。隔着江的远处,夕阳斜照在孤城上。赏析:诗人以“丙子泛舟登奥”为题,抒发了对故乡的无限思念。诗中描绘了乡村的景色:鸡圈和猪坑长满了荆棘,村庄的北面和南面容易产生感伤之情,雨水过后,大雪消融,江面平静,池塘的水声也停息了。同时,诗人还描述了自己游览古树、拜访荒祠的情景。这些景象与诗人的思乡之情相互映衬,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