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驿路上滩船,九品医官半百年。
药市得钱添月俸,杏林收谷当公田。
北书渐觉江鸿远,南食初尝海鳄鲜。
不用越巫驱瘴疠,家家传取卫生篇。

【注释】

三千驿路:指通往潮州的官道。滩船:渡口的船只。九品医官:古代官员品级之一,为从九品,相当于现在的正九品文官(明清时期)和从九品武官(明清时期)。得钱添月俸:药市得钱,即在药市中赚钱,用来增加月俸。杏林:相传孔子曾手植杏树于曲阜孔庙前,后人尊称医学家为杏林先生,后亦称医生为杏林。收谷当公田:把收获的粮食作为公田使用。北书:指南方书籍,这里泛指南方人。江鸿:大雁。食初尝海鳄鲜:南方的食物开始吃海鳄。越巫驱瘴疠:越地巫师驱除瘟疫,瘴气。卫生篇:关于健康、卫生的书籍。

【赏析】

这首送行诗作于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当时诗人陈孚任福建儒学提举司同知,兼提学事。陈杏林赴潮州教授,是其弟陈孚所荐,时值陈孚任提学司同知,故有“送”诗赠别之意。

首联写陈杏林赴潮州,途经驿站。三千里驿道上,有渡口的舟船摆渡行人。陈杏林自小到老,历经坎坷,如今终于要出仕做官了。

颔联写陈杏林在潮州教书,颇受学生爱戴。他利用课余时间为药商服务,赚取一些钱财,又把所得的钱款用于改善生活。他的收入虽不丰厚,但足以维持生计。同时,他也将收获的粮食用作公田,使百姓得到实惠。

颈联写潮州气候炎热,南方的天气逐渐变得炎热起来。而陈杏林则远离家乡,来到潮州,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不多,因此他渴望早日回到南方去。然而,由于陈杏林长期生活在南方,对南方的风土人情有着深刻的了解和体验,所以他对南方的饮食也颇为喜爱,尤其是海产食品如海鳄等,更是让他流连忘返。他希望能够品尝到这些美味佳肴,以便更好地为学生们讲授医学知识。

尾联写在潮州,陈杏林能够享受到当地居民的热情款待。他们不仅尊重他的身份地位,还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此外,他们还向他推荐了一些关于健康、卫生方面的书籍,帮助他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医术水平。因此,陈杏林在当地受到广泛好评和尊敬。

这首诗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了陈杏林在潮州的生活情景以及他在医学方面的造诣。同时,它也传达了作者对陈杏林的关心和祝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