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陵春色旧曾游。翠娥讴。锦缠头。花落花开,不信有并州。浅碧障泥红叱拨,柳桥外,满东风,无点愁。
近来近来双鬓秋。心渐收。情尚留。底事底事遽如许,身世沉浮。何况年华,长向镜中羞。才见那时帘外月,便想起,醉吹箫,罨画楼。

【注释】

①己卯:宋宁宗庆元五年(公元1199年)。除夕:农历年末的最后一天。②翠娥:女子的代称。③叱拨:古代一种管乐器,以牛角制成。④柳桥外:指柳荫下的长堤。东风:春天的风。⑤底事:为什么。遽如许:忽然这样。⑥罨画楼:亦称罨画阁,在杭州西湖边,是南宋时杭州著名的建筑。

【译文】

曾经在五陵游览过春天的景色,如今已白发满头了。春风中,柳桥上,吹着笛子,我想起了那美好的往事。

近来双鬓渐渐斑白,内心却依然保留着对往日的思念,不知为何,世事如此变幻莫测,让人心惊胆战。更何况,年华老去,只能对着镜中的自己黯然叹息。一看到那时明月映照的帘外,就不禁想起当年醉后吹箫的情景,以及那罨画楼上的美好时光。

【赏析】

《江城梅花引·己卯除夕》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这首词作于淳熙八年(公元1176年)除夕,当时作者被调任福建安抚使,在江西上饶居住,与妻子范氏团聚,心情十分愉快。全词写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意境优美,语言清新自然,风格婉约柔美,富有生活气息。

词的上片开头两句“五陵春色旧曾游,翠娥讴”,写词人回忆过去在五陵地区游玩时的所见所闻。五陵是汉代皇帝的陵墓所在之地,这里泛指京城洛阳一带。五陵的春光明媚,风景旖旎,词人的足迹曾经踏遍了那里的每一个角落。“锦缠头”三句是说,花开花落,时间流逝,词人在京城洛阳的生活也结束了。他离开洛阳时,头上带着精美的丝巾,身上穿着华丽的衣服,准备回到家乡。但是,他没有想到,京城洛阳的生活竟成了他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回忆。

词的下片开头两句“近来近来双鬓秋,心渐收”,是说,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词人的双鬓已经变得灰白,他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沉重起来。“底事底事遽如许”,他感到十分困惑,不明白是什么缘由使得他的命运发生这么大的改变。“身世沉浮”一句是说,他感到自己的一生就像漂浮不定的船只一样,时而上升时而下沉,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何况年华,长向镜中羞”,他感到更加痛苦和失望,因为自己虽然年华已逝,但是仍然不能像年轻人一样无忧无虑地生活。

结尾两句“才见那时帘外月,便想起,醉吹箫,罨画楼”,是说,他刚刚看到那时帘外的明月,就不禁想起了当年醉后吹箫、吹笙、弹琴、唱歌的美好生活。那时,他与心爱的人一起漫步在罨画楼上,欣赏着美丽的夜景,陶醉在那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然而,好景不长,他们最终没能走到一起,只能默默地承受着相思的痛苦。

整首词通过描写词人的回忆和情感变化,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当前命运变化的无奈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那种既乐观又伤感、既豪放又婉约的性格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