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树桑柘,结屋山涧旁。
辛苦蚕丝成,将备公子裳。
缁尘一朝起,冠盖纷劻勷。
飘零落绮纨,翕忽归渺茫。
鲜鲜皮卉服,摇曳凌空翔。
感此桑下心,临风时自伤。
注释:
和萧仲仪:这是一首和萧仲仪的诗,所以是“和”字。
译文:
十年种桑柘,在山涧旁建了房子。
辛苦将蚕丝制成,准备给公子做衣裳。
突然被卷入政治风波,冠盖纷纭忙不停。
飘零如落花般,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皮草衣物虽鲜亮,却只能在空荡的风中飘扬。
感叹这种桑树下的心情,总是对着风自伤。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萧仲仪的一次即兴之作,以桑树为主题,描绘了诗人在政治风波中的心境变化。首句“十年树桑柘”,描绘了诗人种桑树的决心和时间投入,表现了诗人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第二句“结屋山涧旁”,则表现了诗人在山涧旁搭建房屋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第三句“辛苦蚕丝成”,则揭示了诗人辛勤劳作的过程,体现了诗人对事业的敬业精神。第四句“将备公子裳”,则是诗人为了给公子制作衣服而辛勤劳作的成果,进一步突出了诗人的勤奋和奉献精神。
接下来的诗句则是诗人对政治风波的无奈与感慨。第五句“缁尘一朝起”,描绘了诗人突然卷入政治风波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在政治斗争中的被动地位。第六句“冠盖纷劻勷”,则描述了诗人在政治风波中忙碌奔走,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焦虑和不安。第七句“飘零落绮纨”,则描绘了诗人因政治风波而失去荣华富贵的景象,展现了诗人的失落感。第八句“翕忽归渺茫”,则描绘了诗人在政治风波中逐渐消散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现实无奈的接受。
最后两句“鲜鲜皮卉服,摇曳凌空翔”,则是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通过描述皮草衣物和风筝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最后一句“感此桑下心,临风时自伤”,则是对全诗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在政治风波中的无奈和悲伤,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通过对桑树和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政治风波中的心境变化,既有对现实的无奈接受,也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