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张睢阳,厉节刚不吐。
妖氛暗宇县,奋迅提虎旅。
凭城怒裂眦,忠勇激肺腑。
擐甲四百战,奇计不可数。
江淮卒保障,藉此奠唐土。
可怜将孤军,机势已莫御。
食尽兵亦穷,爱妾入鼎釜。
雷南空桓桓,馀勇不可贾。
身城遂俱亡,大义著君父。
人孰不能守,公守以死拒。
人孰不有死,公死乃其所。
繁霜表贞松,迅水知砥柱。
当时偷生辈,淟涊犹妾妇。
青灯抚遗编,英气凛千古。

【注释】

①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张巡(709-757)唐代著名将领,安禄山叛军攻陷河南后,任睢阳太守,坚守睢阳,与安庆绪、尹子奇等叛军血战。城破之日,身受重伤而终。

②厉节刚不吐(lì jié gāng bù tǔ):形容张巡坚贞不屈的气节。

③妖氛:指安史之乱。

④奋迅:奋勇向前。提:率领。虎旅:勇猛的军队。

⑤凭城:站在城墙上。怒裂眦(zì):愤怒得瞪大眼睛。忠勇:忠诚勇敢。肺腑:人的内脏。

⑥擐甲:穿战袍。四百战:指张巡在睢阳坚守四百余天的战斗生活。

⑦江淮:指黄河以南的江淮地区。卒:兵士,这里指士兵。保障:保卫。

⑧雷南空桓桓:指雷万春、裴晤等壮烈牺牲。雷南:雷万春,字南云。公元754年,安史之乱爆发时,雷万春随郭子仪收复长安,因功授检校工部尚书。后来,他率军抗击吐蕃,不幸被流矢射中身亡。桓桓:雄壮的样子。

⑨机势:形势。莫御:不可抵挡。

⑩食尽兵亦穷:粮食耗尽,武器也用完了。爱妾入鼎釜:指张巡妻子被迫自尽。鼎釜:烹饪用具,用来烹煮食物。

⑪雷南空桓桓:指雷万春、裴晤等壮烈牺牲。雷南:雷万春,字南云。公元754年,安史之乱爆发时,雷万春随郭子仪收复长安,因功授检校工部尚书。后来,他率军抗击吐蕃,不幸被流矢射中身亡。桓桓:雄壮的样子。

⑫馀勇:残余的勇力。

⑬身城遂俱亡:身体和城池一起都陷落了。

⑭大义著君父:以大义为重,为君父而牺牲自己。

⑮人孰不能守:谁不能坚守?孰:谁。

⑯公守以死拒:你坚守岗位,至死不退。

⑰人孰不有死:谁没有死的时候呢?孰:谁。

⑱公死乃其所:你死了也是应该的。乃:是。

⑲繁霜表贞松:比喻张巡像挺拔的松树一样,即使霜雪满地也毫不动摇。

⑳迅水知砥柱:急流的水可以证明它是块坚硬的石头(砥柱)。

㉑淊涊犹妾妇:淊涊(hú hū),羞愧。妾妇:小老婆。

㉒青灯抚遗编:在昏暗的灯光下,翻阅着父亲留下的书卷。青灯:指昏夜的灯光。遗编:遗存的书籍。英气凛千古:英气的气概可传颂千年。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借题发挥,赞颂了唐代名将张巡的英勇事迹和他的高尚品德,表现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同时,抒发了诗人对张巡这位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此诗语言简练,风格古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第一句“我怀张睢阳”,诗人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感情态度:“我”非常怀念唐朝名将张巡,“我”是张巡的后人或门生,“我”对张巡十分敬仰。“厉节刚不吐”,写张巡的坚贞不屈和高风亮节。第二句“妖氛暗宇县”,写安史叛军攻陷洛阳以后,天下大乱,朝廷腐败,民不聊生。“奋迅提虎旅”,“奋迅”指奋发图强,振奋精神,“提”是率领的意思;“虎旅”,指勇猛的军队。第三句“凭城怒裂眦”,写张巡率兵坚守睢阳城时,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怒发冲冠,瞪眼怒视,誓死不屈。“忠勇激肺腑”,写张巡忠勇无比的精神激励着全城的将士们,使敌人不敢轻易进攻。第四句“擐甲四百战”、“奇计不可数”,写张巡指挥有方,指挥他的士卒同敌人浴血奋战四百余日,用智慧和勇气战胜敌人,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第五句“江淮卒保障”,写由于张巡等人的努力,江淮人民得以安定,保境息民,为唐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第六句“藉此奠唐土”,写张巡等人保卫国土,使唐王朝得以稳固,巩固政权。第七句“可怜将孤军”,写张巡孤立无援的处境,处境困难,但仍然毫不动摇地忠于国家。第八句“食尽兵亦穷”,写敌军强大,而我军又缺乏补给,处于绝境,但是张巡仍顽强坚持,决不投降。第九句“爱妾入鼎釜”,写张巡的妻子在敌军面前被俘,为了保全家国,她甘愿投进沸汤锅里而死。第十句“雷南空桓桓”及“余勇”,写张巡虽死犹生,他虽然已经牺牲,但他的豪迈气概和崇高精神依然鼓舞人心。第十一句“身城遂俱亡”,写张巡全家都随着城池的陷落而一同灭亡;第十二句“大义著君父”,写张巡忠于国家,不惜牺牲个人生命来维护国家尊严;第十三句“人孰不能守”,写谁都不能保守住城池;第十四句“公死乃其所”,写如果张巡能活着的话,他会为保卫祖国而英勇作战直至最后一刻;第十九句“繁霜表贞松”,写即使霜雪覆盖了松枝柏叶,也掩盖不了张巡的崇高品质;第二十一句“迅水知砥柱”,写急流冲刷过的石头,可以证明它坚实可靠;第二十二句“淊涊犹妾妇”,写羞于见人的张巡之妻在丈夫阵亡后自杀殉夫。第二十三句“青灯抚遗编”,写诗人在昏暗的灯下读着父亲留下的书卷,回忆起往事。第二十四句“英气凛千古”,写张巡的英雄业绩永远激励着人们。

每句都是一个独立的句子,但它们紧密联系、浑然一体。前六句主要赞颂张巡的英勇事迹和高尚品质;最后两句则从侧面衬托出张巡的光辉形象和他的伟大精神。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语言质朴自然,不加雕琢;情感真挚深沉,感人至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