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诸葛公,隆中卧不起。
玄德三顾之,情好犹鱼水。
鼎足势既成,出师志未已。
炎灰不复燃,大星当营坠。
如何建安后,正闰昧前史。
紫阳举颓纲,昭烈著汉纪。
君臣大义明,书法春秋比。
这首诗是一首咏诸葛亮的诗,通过对诸葛亮一生的描写,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我们来逐句解析:
第一句:“南阳诸葛公,隆中卧不起。”
- 注释:南阳指的是诸葛亮出生的地方,隆中是指诸葛亮曾经隐居的地方。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认为他的才能和品格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因此不愿意出仕。
第二句:“玄德三顾之,情好犹鱼水。”
- 注释:玄德是指刘备,三顾是指他三次到诸葛亮的家拜访他。这句话表达了刘备对诸葛亮深深的敬仰和信任,认为他是自己的知己,他们的情谊就像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动一样亲密无间。
第三句:“鼎足势既成,出师志未已。”
- 注释:鼎足是指三国鼎立的局面,这句话表达了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依然坚持自己的出师北伐的决心,即使局势已经确定,他也不会放弃自己的理想。
第四句:“炎灰不复燃,大星当营坠。”
- 注释:这句话的意思是,像火焰一样的希望已经不再存在,而像大星一样的人将会陨落。这里用火和星来比喻人的生死,表达了对于英雄人物的哀悼。
第五句:“如何建安后,正闰昧前史。”
- 注释:建安是指三国之一魏国的建立,这句话表达了对于历史发展的感慨,认为在建安之后的历史已经发生了变化,无法与之前的历史相比。
第六句:“紫阳举颓纲,昭烈著汉纪。”
- 注释:紫阳是指孔子,这句话表达了对于孔子的教育理念的认可,认为他在教导学生的时候,就像在支撑着国家的纲纪一样重要。同时,这句诗也赞扬了诸葛亮的功绩,他认为诸葛亮是汉朝的伟大领袖。
第七句:“君臣大义明,书法春秋比。”
-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对于君臣关系的理解,认为君臣之间的关系如同《春秋》一样公正无私。同时,它也赞美了诸葛亮的书法艺术,认为他的书法如同春秋一样严谨有序。
最后一句:“如何建安后,正闰昧前史。”
- 注释:这句话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认为在建安之后的历史已经发生了变化,无法与之前的历史相比。同时,它也表达了对于英雄人物的哀悼。
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颂诸葛亮的才华和品德,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诗中的“三顾”一词,不仅体现了刘备对诸葛亮的深深敬仰,也反映了诸葛亮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意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