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似三闾洁。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头空白。都无语,怀畴昔。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应难立。漫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注释】遁庵主人:指作者自己。植菊:栽培菊花。阶下:台阶下,庭院中。秋雨既盛:秋雨下得又大又急。草莱芜没:杂草长满了台阶。殆不可见:简直看不见了。江空岁晚:江水空荡,一年将尽。霜余草腐:冬天的霜冻使草丛腐烂。数花:几朵菊花。生意:指菊花生长的样子。凄然:悲凉的样子。似诉:好像在诉说。余以不遇感而赋之:我因为不能遇到好机会感到伤感,就写了这首词。因李生湛然归寄菊轩弟(李生):即李湛然,作者的朋友。李生湛然归,是说李生要回家了,所以作者托他寄给弟弟。菊轩弟:指作者的弟弟,名不详。

【译文】

秋雨后荒园,群卉凋零无一能存活。篱笆下此花能保全,英气逼人鲜有双。满把菊枝足娱情,陶潜生活真洁净。餐菊哪比屈原洁,到现在,菊花落满青苔地,无人欣赏它。

堂上客人头空白,都默默无语怀畴昔。恨自己因循过了重阳节。飒飒寒风吹汝急,你身孤特应难立足。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写于元代至正年间,时值乱世,词人身处江湖之中,感慨颇深。

开头二句“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天气状况,为下面写菊花的生长环境作铺垫。“疏篱下、此花能保”一句,表明菊花生长在篱笆之下,虽然秋风萧瑟,但是菊花依然傲然挺立,生机勃勃。“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似三闾洁。”这两句是说,菊花的香气足以让陶渊明流连忘返,而且菊花的味道清香可口,堪比屈原的高洁品质。这几句词,表达了词人在恶劣环境中对菊花的赞美之情,也表现了词人的乐观精神。

接下来的四句“堂上客,头空白。都无语,怀畴昔。”描写了一个场景:一位客人在堂上坐着,头却白了一片。他默默地回忆着过去的事情,感叹时光荏苒,人事已非。“恨因循过了重阳节”,这一句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的遗憾和惋惜。“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应难立。”这两句是对菊花的形容,菊花在秋风中摇曳生姿,虽然孤独但依然坚韧。“漫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最后一句,词人站在风中,深深地吸了一口菊花香的气息,然后唱起了歌,同时流下了眼泪。

全词通过对菊花的生动描写,表达了词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喜爱以及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