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冷暖共高低。疏慵非所宜。老夫碌碌本无机。闲教造物疑。
形木槁,鬓丝垂。山林先有期。故人只道挂冠迟。此心应不知。
【注释】阮郎归:词牌名。寄李都运有之:寄给李都运,表达对李都运的思念之情。
【赏析】《全唐诗》中录此词,题作“寄王都运”。李都运即李纲,字伯纪,号梁溪(今属江苏)。北宋抗金名臣。这首词是作者在李纲罢相后所写的送别词。上阕以“形木槁,鬓丝垂”写老境萧条,下阕以“只道挂冠迟”反衬自己对国事的关心和忧虑。此词语言朴素自然,不雕琢而情意深长。
人情冷暖共高低。疏慵非所宜。老夫碌碌本无机。闲教造物疑。
形木槁,鬓丝垂。山林先有期。故人只道挂冠迟。此心应不知。
【注释】阮郎归:词牌名。寄李都运有之:寄给李都运,表达对李都运的思念之情。
【赏析】《全唐诗》中录此词,题作“寄王都运”。李都运即李纲,字伯纪,号梁溪(今属江苏)。北宋抗金名臣。这首词是作者在李纲罢相后所写的送别词。上阕以“形木槁,鬓丝垂”写老境萧条,下阕以“只道挂冠迟”反衬自己对国事的关心和忧虑。此词语言朴素自然,不雕琢而情意深长。
这首诗是送弟弟去作州官的诗。 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第一联: 男子四方志,人生五马荣。 - “四方志”表示有远大的志向,想要到外面去发展。 - “人生五马荣”意味着在一生中,有机会得到多次提升和荣誉。 第二联: 君恩何以报,民政不宜轻。 - 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深深的感激之情。 - “民政”指的是治理国家的行政事务。 - “不宜轻”意味着不能轻视这些工作的重要性。 第三联: 御物当存恕
【注释】阮郎归:词牌名。寄李都运有之:寄给李都运,表达对李都运的思念之情。 【赏析】《全唐诗》中录此词,题作“寄王都运”。李都运即李纲,字伯纪,号梁溪(今属江苏)。北宋抗金名臣。这首词是作者在李纲罢相后所写的送别词。上阕以“形木槁,鬓丝垂”写老境萧条,下阕以“只道挂冠迟”反衬自己对国事的关心和忧虑。此词语言朴素自然,不雕琢而情意深长
胥鼎并非元代诗人,而是金代的文学家和大臣。胥鼎(1188—1225),字和之,是金朝代州繁畤(今属山西)人。他出生于金朝时期,并在金朝末期活跃,最终成为元代初年的官员。 胥鼎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其诗歌创作上。他的诗作多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世界和社会现实,语言精炼,意境深远。他的一些著名作品如《人情冷暖共高低》、《疏慵非所宜》等,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
【解析】 本词上片写景。“双双剪水镜湖旁”,以“剪水”形容湖波平如镜,映出天空的碧蓝,又用“双双”点出一对鸳鸯相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鸳鸯的恩爱。紧接着,作者描绘出一幅动人的画面:“萍开一片光”。在夕阳的照耀下,荷花像一朵朵银盘,荷叶则如一张张银席。“游鱼正绕紫鸳鸯”,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中,鱼儿欢快地跳跃着,仿佛也在和鸳鸯嬉戏。下片抒情。“新月上,素琴张”,明月升起,清风吹拂,诗人不禁抚琴高歌
注释: 1. 春来莫使杜鹃知:春天来临不要让杜鹃知道。 2. 杜鹃花已飞:杜鹃花开了。 3. 海棠更是泪红时:海棠花开的时候,更显悲伤。 4. 片片付游丝:花瓣飘落像是飞舞的游丝。 5. 琴不弄,酒空持:琴也不弹,酒也不喝。 6. 愁心尽在眉:心中的忧愁全都表现在眉头上。 7. 裙边蛱蝶怕风吹:蝴蝶在裙子边飞,害怕被风吹到。 8. 房帘深自垂:房间的窗帘深深垂下。 赏析:
【注释】 登楼酹月:登高而向月亮敬酒。酹:把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这里指饮酒。 台高树影稠:高楼很高,树上的树影也显得浓密了。树影:树的影子。 雪儿一曲韵悠悠:雪儿弹得一曲,声音悠长而韵味十足。雪儿:对女子的尊称。 箫声出画楼:画楼上传来了箫声。箫:乐器名。 银箭促,暮云流:银白色的箭光在催促,暮色中的云流动不定。银箭:形容日光或月光的闪烁。 娟娟月似钩:娟娟:明亮的样子。钩:弯曲的弓
【注释】: 1. 他乡:这里指诗人旅居的地方,即他乡。凄其:形容凄凉、悲伤。 2. 晚春:春季的末尾,通常指暮春时节。人易悲:人容易感到悲伤。 3. 杨花飘泊:比喻人的漂泊不定。水蛄啼:水中青蛙鸣叫。 4. 高楼忆别离:在高楼上思念着别离的人。 5. 宿酒醒,篆烟微:宿酒未尽,篆烟微弱。 6. 愁来眉渐低:忧愁来临,眉头渐渐低垂。 7. 满帘风雨断肠时:整个房间被风雨笼罩,让人心碎的时刻。 8.
诗句解析: 1. “平山堂外又清明” - 描述的是清明节这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 2. “春芜初蘸青” - 春天的野草刚刚被春雨洗过,呈现出鲜亮的绿色,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3. “梨花燕子满江城” - 梨花盛开的季节,燕子在江城中飞翔,营造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 4. “人家闻卖饧” - 描述了市场上人们正在出售麦芽糖的声音,这是清明节期间常见的习俗。 5. “邀伴去,踏莎行” -
注释: 1. 辛峰石脚霁春泥:辛峰的石头脚下,春天的泥土已经干透。 2. 香红次第肥:花朵散发出迷人的香气,颜色鲜艳。 3. 樱桃露重杏烟低:樱桃树上的露水很重,杏树的烟雾也很低。 4. 新旸柳外迟:新的阳光照射在柳树枝条上,使它们显得有些迟缓。 5. 蛱蝶岸,鹭鸶矶:蝴蝶停留在岸边,鹭鸶停歇在岩石上。 6. 听莺斗草归:听到黄莺在争斗着谁先回到自己的巢穴。 7. 东风都上丽人衣
这首诗是一首拟古之作,以阮籍的《咏怀诗》为蓝本,抒发了离别之情。全诗四句,依次描绘了雏莺、女子、男子、花等意象,表达了离别之愁和相思之情。 我们来看第一句:“雏莺啼去怨春残”。这里的“雏莺”是指初生的小莺鸟,而“啼去”则表示它们已经离开了。“怨春残”则是对春天逝去的一种哀怨之情。这句诗通过雏莺的啼叫,暗示了春天的结束,同时也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 我们看到第二句:“馀香襟袖斑”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柳永的《阮郎归·避人踪迹待寻欢》。以下是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诗词解释: 1. 避人踪迹待寻欢,罗衣耐晚寒。 - “避人踪迹”表示为了避开别人的注意或追求某种隐私。 - “待寻欢”暗示着寻找快乐或享受。 - “罗衣耐晚寒”形容衣物(罗衣)能抵御傍晚的寒冷。 2. 今宵真个出来难,花梢月已残。 - “今宵”表明今晚。 - “真个出来难”意味着真的出来了却感到困难。 -
译文 残冬时节,风月未全寒。窗边梅花盛开,颜色妍丽。一枝银蜡照在编织的芸编上,此生无其他缘分。 尘事减少,遥远的情思牵肠挂肚,鱼书何处传去?酒精香梦都已捐弃,无心忆起少年时代。 注释 - 残冬:指冬季即将过去,天气转暖。 - 风月:这里特指自然界的风和月亮。 - 未全寒:表示天气还不算太冷。 - 窗边梅蕊妍:窗户旁的梅花开得非常艳丽。 - 银蜡:银色的蜡烛。 - 芸编:一种用竹子编制的书架
【注释】 阮郎归:词调名,原为唐教坊曲。双调六十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一叠韵,下片五句三平韵一叠韵。又名“惜香令”、“秋夜月》、《玉连环》、《秋蕊珠》。 谢家池馆:东晋时谢安隐居东山,有别墅名“东山”,后遂以“谢家”指代东晋士人。 清宵:深夜。 弦月:月色如弦。 漏长:漏壶滴水声长。 飞梦遥:梦中的路程遥远。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流寓江西所作,抒发了作者对家乡及往事的思念之情。 上片写景
注释: 南乡子·宿武安李仲威家因营葬事 梦破五更头。万虑关心不可收。忧世忧身无限事,多忧。自笑元龙百尺楼。寒叶雨声稠。百蛰无声已暮秋。一岁又从流水去,悠悠。明日田家酒百瓯。 译文: 在李仲威家因为营葬事而度过一个漫长的夜晚。梦中我被惊醒了,醒来后思绪万千。担忧世间的事情,忧虑自己的身世,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忧虑。我自嘲地想到,像陈元龙那样高耸入云的楼阁是多么的遥不可及。寒风吹过落叶的声音
南乡子·咏李通甫秋扇新样玉珑璁。遍赐轻凉满汉宫。记得班姬拈彩笔,恩隆。写人新诗字字工。 残暑又西风。动是经年箧笥封。只欠一枝霜后叶,殷红。点破团团璧月空。 注释:珑璁(lóng chōng): 指美玉。这里指新制秋扇。轻凉:凉爽。班姬:东汉班婕妤。她曾为汉成帝妃,后失宠,退居长信宫,以琴瑟自娱。拈(niān):拿起。恩隆:恩泽深厚。经年:一年。箧笥(qièsuì):古时盛衣物的竹器或木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理解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对诗词的理解作答即可。本诗的注释为:“西江月:词牌名。梁肉:指美酒;轩车:指高官显爵的车马。” 【答案】 (一) 直须朝暮苦驰驱。 指望凌烟高处。(二) 前日丰碑旌表,今朝贬窜妻孥。 喜为正直怒奸谀。 自古忠臣良苦
注释:湖中的小艇缓缓前行,秋水波光粼粼,荷花盛开。我不是为了钓鱼而乘坐小船,而是恐怕腹中藏有诗书。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在湖中乘舟而行的闲适之作。首句“湖中艇子风徐徐”描绘了湖面平静的画面,第二句“秋水荡漾金芙蕖”则通过色彩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宁静和美好。后两句则是诗人的内心写照,表达了他并不追求名利富贵,而是希望保持内心的纯洁与宁静。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文人的雅致情趣
《和西湖竹枝词二首》是元代诗人杨维桢的作品。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苏小门前月漾波:描述了苏小门前的美景,月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2. 牵牛织女挂秋河:牵牛星与织女星在秋天的河流上相会。这里暗指七夕节,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象征着永恒的爱情。 3. 恨妾如星圆处少:表达了对情感圆满的渴望,但遗憾在于像星星那样完美的地方较少
注释: 听袁子方弹琴:聆听袁子方弹奏的琴声。 蕙帐凝夕清,高堂流月明:在蕙帐里,月光清亮,在高堂上,月光明亮。 芳琴发绮席,列坐散繁缨:芳华的琴声从华丽的席子上传出,坐着的人纷纷散开,头上戴着各种颜色的簪子和帽子。 回翔别鹄意,缥缈孤鸾鸣:飞鸟在空中盘旋飞翔,有如离别的鸿鹄;空中飘荡的雾气,仿佛是孤独的鸾鸟鸣叫。 一写冰霜操,掩抑寄馀情:一曲《白雪》的乐曲,寄托着诗人的哀愁和感慨。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