篷上雨潺潺。篷底幽人梦故山。涧户林扉元不闭,萧闲。只有飞云可往还。
波冷玉珊珊。一壑松风引佩环。咏得池塘春草句,更阑。行尽千峰半霎间。

【注释】

篷:船篷。

潺潺:水声流过的样子。

幽人:幽静的人。

涧户林扉:涧边的小门,山林的柴门。

萧闲:安静而闲暇。

玉珊珊:形容流水声清脆如玉。

一壑松风引佩环:山中松风吹过,发出悠扬的声响,仿佛在召唤着佩戴着玉饰的佩带。

更阑:深夜。

千峰:指重重山峦。

【赏析】

“篷上雨潺潺”,点明时令是夏末秋初,此时正是雨季,诗人泛舟东林桥上,只见篷顶细雨纷纷洒下。“篷底幽人梦故山”,诗人想象自己身临其境,正在梦中回到故乡。“故山”指故乡,“幽人”指隐居之人。

“涧户林扉元不闭,萧闲,只有飞云可往还。”此二句写山居之景,涧边小门和山中小舍都不曾关闭,只有飘来荡去的云彩,可以任意往来。“元”通“原”,“萧闲”意谓清静悠闲。“飞云”指天空中的云雾。

“波冷玉珊珊”,水势汹涌激荡,犹如玉石撞击的声音。这一句描写了水流声,与第二句的“涧户林扉元不闭”相呼应,进一步衬托出山居环境的宁静、幽远、闲雅。“一壑松风引佩环”,山中松树随风摇曳,发出阵阵飒飒之声,似乎在引领着诗人的珮环。“一壑”即山谷,此处用来形容山势的险峻;“松风”“珮环”则都是诗人用来比喻自己的物品或心境。

“咏得池塘春草句,更阑,行尽千峰半霎间”,诗人终于吟出了一首关于春天池塘里的草的诗句,时间已经是深夜了,他仍然在不停地游历千山万壑。“半霎间”是说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之间就游遍了千山万壑。“更阑”指深夜已经降临。整首诗描绘的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