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晖轩与竹为邻,煮笋时时得奉亲。
因见同根分二干,欲将寸草报三春。
夷齐比节无馀子,权绰连枝有后人。
扶老凭兹足流憩,莫疑五柳是前身。

诗句输出:

朝晖轩与竹为邻,煮笋时时得奉亲。

因见同根分二干,欲将寸草报三春。

夷齐比节无馀子,权绰连枝有后人。

扶老凭兹足流憩,莫疑五柳是前身。

翻译:
早上的阳光照射在轩窗旁,竹子的影子陪伴着我;经常煮笋来孝敬我的父母。因为看见这竹子有着两个分叉,所以想把这点绿意回报春天。就像古代的忠臣伯夷和叔齐一样,他们的节操没有遗留给其他人,而像孙权和陆逊这样的后代却能延续这种精神。扶着老人靠在这竹子上休息,不要怀疑这五柳先生就是我的前世。

注释:

  1. 朝晖轩:指作者住所中的一个小亭子,靠近竹子丛生的区域。
  2. 煮笋时时得奉亲:形容与家人一起享受煮笋的温馨时光。
  3. 同根分二干:指竹子的根部分成了两个分支,比喻家庭分裂或兄弟分离的情况。
  4. 欲将寸草报三春:用“寸草”比喻自己的孝心,希望以此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5. 夷齐比节无馀子:引用了古代忠臣伯夷和叔齐的故事,强调忠诚不贰的精神。
  6. 权绰连枝有后人:借用孙权和陆逊的例子,表示子孙也能继承并发扬光大先辈的精神。
  7. 扶老凭兹足流憩:在这里,“扶老”指的是照顾年迈的父亲,“凭兹”意为依靠这里,“足流憩”意味着足够休息的地方。
  8. 莫疑五柳是前身:通过“五柳先生”这一典故,暗示作者对前人智慧和德行的尊敬。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和睦、孝顺父母的重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煮笋时时得奉亲”,不仅描绘了生活场景,也反映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互动。同时,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述(如伯夷、叔齐),赋予诗歌更深层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展现了一种超越时代的道德追求和人格魅力。整体上,此诗语言优美,富有哲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