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庵种菊待秋先,不道春苗已厌尝。
酒效少陵拈重碧,花怜惟演进姚黄。
满城风雨重阳意,三径荒芜几处香。
况有惠山泉可试,拟同桑苎对幽芳。

【注释】

种菊庵:即种菊亭,在无锡惠山。惠山泉水清冽,种菊亭得名于此。钱子义:作者的朋友。少陵: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重碧:指重瓣菊花,也泛指深红色的牡丹。惟进:花名。姚黄:一种黄色的牡丹。三径:古代宅旁小路,后用以借指幽居。幽芳:幽雅的芳香。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友人钱子义在惠山上建的种菊庵写的。种菊庵在无锡惠山东麓的惠山,因山泉甘洌而得名。钱子义于惠山上建了一座种菊庵。作者与友人同游种菊庵,看到满山遍野的菊花盛开,十分高兴,便写下了这首七绝。

首句“绕庵种菊待秋先”,点明时间、地点和目的。种菊花要等秋天,这是由于菊花的花期较长,所以作者要在秋前将菊花栽好。

次句“不道春苗已厌尝”。这里说春天的菊花已经开过了,人们早已欣赏过了。这一句是反语,是作者自谦之词,意思是说春天的花朵已经让人看够了,秋天才是观赏菊花的好时机。

第三句“酒效少陵拈重碧”,是说喝酒的时候用重瓣的菊花来点缀,就像杜甫一样。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以诗风浑厚雄健著称,他的诗被誉为“诗史”。这句诗表明作者赞赏杜甫的诗歌艺术手法,同时也表示他要以杜甫为榜样,创作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好作品。

第四句“花怜惟演进姚黄”,是说花中只有牡丹才堪与菊花媲美,只有姚黄(一种黄色的牡丹)才能配得上菊花的美丽。这里既赞美了菊花,又赞美了牡丹,表现了作者对花卉的深厚感情,同时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与友人结伴共赏美景的喜悦心情。

第五句“满城风雨重阳意”,描绘出一幅重阳节时满城风雨的景象。这里的“重阳”指的是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古人认为重阳节登高可以避祸祈福,因此重阳节这天人们会到高处去观赏风景、游览古迹、吟诗作赋等。而这里的“风雨”则暗喻着诗人内心的忧愁和感慨。

第六句“三径荒芜几处香”,描写出荒凉的庭院里长满了花草树木,但却没有几个人来欣赏它们的美丽景色。这里的“三径”指的是古代隐士退隐的地方,也泛指偏僻的小道。“荒芜”则是形容这些小道上的花草树木虽然茂盛但却无人问津。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又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失望。

最后一句“况有惠山泉可试,拟同桑苎对幽芳”,是说这里还有惠山泉水可供饮用,而且自己也要像陶渊明那样隐居山林,追求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这里的“桑苎”指的是古代隐士所穿的粗布衣和草帽,也泛指隐居生活。这句话表明了作者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又有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感慨,同时又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首充满哲理性和诗意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