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客难逢,白云谁扫,知是采芝何处。皓鹤归来,金鸡啼罢,梦断阆风玄圃。松下高歌,橘中残著,饥后自餐龙脯。待偷桃,曼倩重来,为问木公金母。
君不见、洞里桃花,花间啼鸟,又是一番春暮。弱水三千,巫山十二,指点虚无归路。君抱琴来,我邀君饮,我醉欲眠君去。向人间、游遍朱门,静看只如蓬户。

鸣鹤遗音苏武慢并序

仙客难逢,白云谁扫,知是采芝何处。皓鹤归来,金鸡啼罢,梦断阆风玄圃。松下高歌,橘中残著,饥后自餐龙脯。待偷桃,曼倩重来,为问木公金母。

注释:①鸣鹤遗音:传说东方朔曾作《鸣鹤》之曲。②仙客:神话中的仙人。③白云:指天上的白云。④皓鹤:白色的仙鹤。⑤阆风玄圃:阆苑的风和玄圃。阆苑,传说中的神仙居所。⑥高歌:大声唱歌。⑦橘中残著(zhuó):橘树皮上的残留物。⑧偷桃:偷取仙家的桃子,典出《汉武故事》。曼倩:即东方朔,西汉人,字少翁,以诙谐闻名。⑨木公:指东晋道士葛洪,因避司马道子讳,称木公。⑩金母:道教称西王母。

赏析:

本词上阕写隐逸者对仙境的憧憬、追求与无奈。下阕写隐逸者对世俗生活的不满与鄙弃。全词表现了作者不慕荣利、遁迹林泉的情怀。

“仙客难逢,白云谁扫,知是采芝何处?”首句点明隐士隐居之所。次句说隐士虽在人间,但求仙心切,故常入山采药。三句写隐士虽在山上,但心系人间之事。末句用典,表示自己虽然身在山林之中,但志在采芝,希望有朝一日能得道成仙。

“君不见、洞里桃花,花间啼鸟,又是一番春暮?弱水三千,巫山十二,指点虚无归路?”四句写隐士对人间春色的喜爱。他喜欢洞里的桃花,喜欢花间的啼鸟,因为这些都是春天的美景。他又喜欢弱水三千和巫山十二,因为它们象征着虚无缥缈的人生之路。

“君抱琴来,我邀君饮,我醉欲眠君去。”五句写隐士和友人共饮共乐的情景。他邀请友人一起弹琴喝酒,自己则喝醉了想要睡觉。但是友人却离开了,留下了他一个人孤独地躺在地上。这几句词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伤感。

“向人间、游遍朱门,静看只如蓬户。”六句写隐士游历人间世界的经历。他曾经游遍了繁华的宫廷和豪门贵族的宅第,但最终选择回到了简陋的茅屋。这两句词表达了作者对富贵生活的厌恶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以“曼倩”和“木公”为比,表明自己志行高洁,不愿与俗人交往,也不愿意被俗世所束缚。整首词通过描写隐士的生活和情感,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不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