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实园中,尧夫窝内,独乐正同安乐。维水泱泱,予怀渺渺,西望每思伊洛。草色随车,花香袭屦,风景至今犹昨。被杜鹃、啼破天津,便觉市朝萧索。
谁复见、万古龙门,三春桃浪,冲岸紫鳞争跃。月到风来,水流山在,安得二贤同酌。心上经纶,鉴中治乱,叹息九原难作。笑红尘、逐利争名,总是蝇头蜗角。
鸣鹤遗音苏武慢并序
君实园中,尧夫窝内,独乐正同安乐。维水泱泱,予怀渺渺,西望每思伊洛。草色随车,花香袭屦,风景至今犹昨。被杜鹃、啼破天津,便觉市朝萧索。
谁复见、万古龙门,三春桃浪,冲岸紫鳞争跃。月到风来,水流山在,安得二贤同酌。心上经纶,鉴中治乱,叹息九原难作。笑红尘、逐利争名,总是蝇头蜗角。
注释:
- 君实园中:指欧阳修的私家园林。尧夫:宋代学者范仲淹的字。2. 尧夫窝内:范仲淹晚年隐居于河南邓州,自号“尧夫”。3. 水泱泱:形容江水浩荡流淌。4. 予怀渺渺:指内心的感慨和思绪。5. 伊洛:伊水和洛水的合称,古代洛阳一带的河流。6. 草色随车:形容旅途中的景色。7. 花香袭屦:形容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8. 风景至今犹昨:形容景色依旧,仿佛昨天刚刚经历过。9. 被杜鹃:被杜鹃鸟的叫声唤醒。10. 天津市:地名,位于河北省。11. 紫鳞争跃:形容水中鱼儿争相跳跃。12. 月到风来:形容月光皎洁,微风吹拂。13. 水流山在:形容江水流动,山峦依旧。14. 安得二贤同酌:意思是怎么能够与两位贤人共同饮酒?15. 心上经纶:指的是心中的抱负和志向。16. 鉴中治乱:比喻明察秋毫,洞察国家大事。17. 九原:指墓地,也指死者的世界。18. 红尘:指人世间的名利场。19. 蝇头蜗角:比喻微小的事物。
赏析:
《鸣鹤遗音》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一首词,词中描绘了作者在君实园和尧夫窝中游览时的感受和思考。全词以抒情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对历史的深刻感悟。
这首词开头两句“君实园中,尧夫窝内,独乐正同安乐。”描述了欧阳修在君实园和尧夫窝中的愉悦心情。其中,“君实园”是指欧阳修的私人园林,“尧夫窝内”则是指范仲淹的隐居之地。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这两位文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们之间的友谊。
词的第三句“维水泱泱,予怀渺渺,西望每思伊洛。”继续描绘了欧阳修的心情。这里的“维水泱泱”形容江水浩荡流淌,“予怀渺渺”则是指内心的感慨和思绪无边无际。最后一句“西望每思伊洛”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洛阳的思念之情。
第五句“草色随车,花香袭屦,风景至今犹昨。”进一步描绘了欧阳修在旅途中的感受。这里的“草色随车”意味着随着车辆行进,周围的风景也在不断变化;“花香袭屦”则形容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风景至今犹昨”则表示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但眼前的景色仍然历历在目。这几句词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春天景象。
接下来的第七句“被杜鹃、啼破天津,便觉市朝萧索。”则通过杜鹃鸟的叫声引出了对城市生活的厌倦之情。这里的“被杜鹃”意味着被杜鹃鸟的叫声惊醒;“啼破天津”则形容杜鹃鸟的叫声非常响亮;“便觉市朝萧索”则表达了作者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和不满。
第十句“谁复见、万古龙门,三春桃浪,冲岸紫鳞争跃。”继续描绘了作者对历史的记忆和感叹。这里的“万古龙门”是指黄河上的龙门石窟;“三春桃浪”则形容春天桃花盛开的景象;“冲岸紫鳞争跃”则描绘了水中鱼儿争相跳跃的画面。这几句词展现了一幅历史画卷的壮丽景象。
接下来的第二十二句“月到风来,水流山在,安得二贤同酌。”则是对前文的一种反问和感叹。这里的“月到风来”意味着月光皎洁,微风吹拂;“水流山在”则形容江水流动,山峦依旧;“安得二贤同酌”则表达了作者对两位贤人的渴望和期待。这几句词表达了作者对古人智慧和品德的赞美之情。
最后一句“心上经纶,鉴中治乱,叹息九原难作。”则是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这里的“心上经纶”是指心中的抱负和志向;“鉴中治乱”则指的是明察秋毫,洞察国家大事;“九原难作”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回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崇高的人生理想。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