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毫不立,万缘俱遣露真诠。冲虚蹑景泠然。莫向他方物外,别觅洞中天。是韩獹逐块,阳焰为泉。
亘初本源。只这是、更无玄。默究端端的的,体用完全。分分朗朗,放一段光明不记年。还会得、心月团圆。
【注释】
一毫不立:指不立一物,即无执着。万缘俱遣:指一切杂念都消除了。真诠:真正的理解或真理的阐释。冲虚蹑景:形容境界空明。冷然:冷清的样子。莫向他方:意谓不要向别处去。物外:指物我两忘的境界。别觅洞中天:意谓不要在外界另寻什么。韩獹:指禅宗的“南宗禅”。逐块:随意而说。阳焰为泉:指佛教中的焰心和泉水,喻指佛性。亘初本源:指佛教的原始本源。只这:就是这。更无玄:没有其他的玄妙之处。默究端端的:静默研究事物的本质。体用完全:即体与用是完整的。分分朗朗:分明明白的样子。放一段光明不记年:指光明普照世间,永不消失。会得:悟到、领会到。心月团圆:意谓心如明月般圆满明亮。
【赏析】
此词是作者于南宋乾道三年(1167)春所作,当时作者任建昌军学教授。这首《婆罗门引》是作者自撰的一篇题序。全词以禅语入词,融禅宗思想于其中,表达了作者超尘脱俗、返朴归真的生活理想和人生哲学。
词中“莫向他方”一句是说,不要向外界寻找什么,也不要追求什么,要把自己放在一个空明的境地中,不要有任何执着。“只这是”一句,进一步说明不要追求什么,不要执着任何事物,只要保持一种虚无的状态,这就是真正的理解。
“默究端端的”,是指要静下心来,研究事物的本质,而不是表面现象。“分分朗朗”是指要清楚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放一段光明不记年”,是说要让自己的心如同明亮的月光一样圆满明亮,永远照亮自己的心灵。
整首词以禅语入词,融禅宗思想于其中,表达了作者超尘脱俗、返朴归真的生活理想和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