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梯石栈落霞边,月地云阶且醉眠。
束缊才通山北户,崩崖尽展洞中天。
雨馀秋菌化为碧,石上霜枫不解丹。
闻道仙人曾控鹤,羽衣环佩玉珊珊。
【注释】
席家洞: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山阳县西二十里。
天梯石栈落霞边:指席家洞的山势险峻,有如天梯石栈。
月地云阶且醉眠:指席家洞中岩石的形状奇特,宛如月、地、云。
束缊才通山北户:指席家洞的洞口狭窄,只有一束粗麻绳才能通过。
崩崖尽展洞中天:指席家洞内有一巨大的石壁,仿佛是崩塌的悬崖,露出了洞穴的天空。
雨馀秋菌化为碧:指秋天的雨水过后,席家洞内的青苔变成了绿色。
石上霜枫不解丹:指席家洞内岩石上的霜雪覆盖了枫树,但它的颜色仍然像红色丹砂一样鲜艳。
闻道仙人曾控鹤:指传说中席家洞内有仙人居住,曾经用仙鹤来控制洞口。
羽衣环佩玉珊珊:指仙人穿着羽毛做成的衣服,佩戴着玉制的饰物,行走时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赏析:
席家洞是一处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位于陕西山阳县西二十里。诗人以优美的诗篇描绘了它的壮丽景色和神奇风貌。全诗通过对席家洞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描述,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想象,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首句“天梯石栈落霞边”,描绘了席家洞的山峰如同天梯一般险峻,石栈如同落霞般壮观。这一句不仅写出了席家洞的山势险峻,也暗示了其美丽迷人的风光。
第二句“月地云阶且醉眠”,形象地描绘了席家洞中岩石的形状奇特,宛如月、地、云。这里的“且醉眠”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第三句“束缊才通山北户”,描述了席家洞的洞口狭窄,只有一束粗麻绳才能通过。这一细节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四句“崩崖尽展洞中天”,描绘了席家洞内有一巨大的石壁,仿佛是崩塌的悬崖,露出了洞穴的天空。这里既写出了席家洞的雄伟壮观,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之情。
第五句“雨馀秋菌化为碧”,描绘了秋天的雨水过后,席家洞内的青苔变成了绿色。这句话既表现了季节的变化,也描绘了席家洞内清新宜人的景色。
第六句“石上霜枫不解丹”,描写了在寒冷的冬日里,席家洞内岩石上的霜雪覆盖了枫树,但它的颜色仍然像红色丹砂一样鲜艳。这一句既展现了季节变化带来的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最后一句“闻道仙人曾控鹤,羽衣环佩玉珊珊”,描述了传说中席家洞内有仙人居住,曾经用仙鹤来控制洞口。这不仅增加了席家洞的神秘色彩,也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将席家洞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席家洞的美丽和神奇。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让人陶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