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拈花怨落晖,山人犹恨落花迟。
絮抛帘下莺无力,果在蕊中人不知。
红日正酣那是雨,青皇临别更留衣。
年来杜宇惜人事,却向阳春去后啼。
飞花亭
游子拈花伤日落,山人犹恨落花迟。
絮抛帘下莺无力,果实内人不知时。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陈樵所作的《飞花亭》。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人以“游子拈花伤日落”开篇,描绘了诗人独自在花树下欣赏美景的情景。这里的“游子”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漂泊与孤独,而“拈花”则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诗人感叹时光匆匆,太阳落山,美景易逝,这反映了他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
诗人转向山中的场景,描述了山人对落花的遗憾。这里的“山人”代表着隐士或智者,他们对自然的变化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感悟。然而,当花瓣飘落时,山人仍感到遗憾,因为这意味着春天即将结束。
第三句“絮抛帘下莺无力”,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这里的“絮”指的是柳絮,飘落在帘子上,使得窗外的世界变得朦胧而美丽。然而,这种美景却让莺鸟感到无力,仿佛无法振翅飞翔。
最后一句“果在蕊中人不知”,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疑惑和无奈。这里的“果”指的是果实,而“蕊中”则暗指花蕊中孕育着生命。诗人感叹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可能无人知晓,这反映了他对命运的无奈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富有象征意义,如“游子”、“山人”、“絮”、“莺”、“果”、“蕊”等,都各自蕴含着丰富的象征含义,使得整首诗更加深刻和引人深思。
《飞花亭》是一首充满诗意的古诗作品。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无论是对春天景色的赞美,还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抑或是对美好事物珍视的情感,都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读者在欣赏这首优美的诗歌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人生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