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头爽气日徘徊,竹院何曾有麝媒。
月碍桂枝飘子落,鼎湖莲叶转空来。
风随太乙凌波起,花为胎仙傍水开。
香积界中天地阔,景差何用上兰台。
这首诗的原文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如下:
风香亭
池头爽气日徘徊,竹院何曾有麝媒。
月碍桂枝飘子落,鼎湖莲叶转空来。
风随太乙凌波起,花为胎仙傍水开。
香积界中天地阔,景差何用上兰台。
注释与赏析
- “池头爽气日徘徊”:描述的是清晨时分,池边的空气清新而凉爽,阳光在水面上缓缓移动,给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感觉。
- “竹院何曾有麝媒”:麝香是一种名贵的香料,通常用于制作香水或化妆品。这里可能指的是在竹林中没有发现任何使用麝香的香气,或者表示竹林中的自然香气足以让人感到愉悦。
- “月碍桂枝飘子落”:月色被桂枝(一种常用于装饰的植物)的影子遮挡,使得桂花随风轻轻飘落,营造出一种优雅而浪漫的氛围。
- “鼎湖莲叶转空来”:鼎湖是一种湖泊的名字,这里的莲叶可能是指荷叶。荷叶在水面上轻轻翻动,仿佛从空中旋转而来,给人一种轻盈而灵动的感觉。
- “风随太乙凌波起”:太乙可能是一个神话中的人物,这里用来形容风的力量强大,仿佛能够凌波逐浪般地升起。
- “花为胎仙傍水开”:胎仙可能是指一种具有神奇力量的存在,花则是指盛开的花朵。这里用花来形容这种神秘的力量,仿佛花朵伴随着水的流动而生。
- “香积界中天地阔”:香积可能是一个佛教用语,意指积累功德和善念的地方。这里用来形容世界广阔无垠,充满香气和美好。
- “景差何用上兰台”:景差是一个古代的官员名字,这里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必要去追求功名利禄。兰花台则可能是指一个高雅的地方,用来比喻那些不追求世俗名利的人。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富有诗意的语言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和谐。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以及对人生态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