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万里道,三年二年别。
鸿雁去复来,我友音书绝。
梦中忽一见,款语情更切。
觉来失处所,残釭半明灭。
相思各天涯,长夜寒剽冽。
风霜草木变,贫贱不易节。
中心谅谁知,素月当空洁。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意象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首先,从“千里万里道,三年二年别”中可以感受到诗人与故人分别的遥远和长久,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然后,从“鸿雁去复来,我友音书绝。梦中忽一见,款语情更切”中可以感受到诗人与故人的深厚友谊;最后,结合注释“赏析”,从“风霜草木变,贫贱不易节。中心谅谁知,素月当空洁”等句子中可以看出,诗人在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凄凉和无奈。

【答案】

译文:

遥远的路,漫长的岁月,三年或两年就与你分离了。

大雁去又来,你的音信却断绝了,你的朋友啊!

梦醒以后,只见到一片残灯,明灭不定。

我和你天各一方,相思之情永无穷尽,长夜更加寒冷凄清。

风霜雨雪,草木凋零,我们贫贱不移,心志不变。

我对你的思念,谁能了解?明月皎洁,照见我孤寂的身影。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写与友人分别的时间之长,距离之远。“千里万里道”,形容路途的遥远。“三年二年别”,说明离别时间虽短,但相聚的日子却很少。这两句是写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鸿雁去复来”,鸿雁南飞北返,是人们熟知的候鸟。“我友音书绝”,表明友人已久未与我联系。“款语情更切”,朋友虽然音信断绝,但彼此之间依然有深厚的友情。这三句是写友人与诗人分别时的情境。

中间四句写诗人与友人重逢后的情景。“梦中忽一见”,诗人与友人在梦中相逢。梦中相见固然美好,但醒来后却是一场空。“款语情更切”,友人在梦中向诗人倾诉自己的思念之情。“觉来失处所”,醒来后发现一切都是虚妄。“半明灭”,形容灯光微弱不明。这四句写梦境中与友人相见的欢乐和醒来后的空虚。

最后四句写诗人与友人重逢后的孤独和苦闷。“相思各天涯”,诗人和友人都身处异地他乡,各自想念着对方。“长夜寒剽冽”,长夜里,诗人辗转反侧,无法入眠。“寒剽冽”形容天气寒冷,“剽”通“峭”。“风霜草木变”,风霜使草木枯黄,比喻岁月流逝,人生易老。“贫贱不易节”,“贫贱”指生活贫困、地位卑下,这里指诗人和友人的处境。“中心谅谁知”,心中的痛苦只有诗人自己能够体会。“素月当空洁”,明亮的月光洒满夜空,照见诗人孤独的身影。这几句写诗人内心的孤独、凄凉和无奈。全诗以梦境为线索,通过写与友人的分别、相逢以及重逢后的孤独和苦闷,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沉而真挚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