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秋云暮,冲寒买去船。
长江泻吴、楚,故国澹风烟。
日黯芦翻雪,矶危浪拍天。
蛟鼍潜暗壑,雁鹜起平川。
虎饮沙遗迹,龙归窟濩涎。
岸崩悬老树,山暗失层颠。
灵庙森长戟,奔滩抱古廛。
渔家罾网集,商舶鼓钲阗。
登览谁无恐,漂零客有篇。
浮生行役苦,即合卧林泉。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五年(810年),诗人在江州作郡主簿,舟宿于荻港时有感而发。全诗以秋日登高为题,抒发了诗人对家乡、故国的眷恋之情。首联写登高之景。“冉冉秋云暮”,写秋天的景色;“冲寒买去船”,写登高的心情。颔联承上启下,写长江两岸的景色。“吴、楚”指吴国和楚国,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故国澹风烟”,即故乡的山川景物被薄雾笼罩,显得朦胧不清。颈联写长江的水流。“矶危浪拍天”,是说江水湍急,浪花拍击着江岸的岩石,使江岸显得特别险峻。尾联写江边的景象。“蛟鼍潜暗壑”,暗藏的龙蛇在深谷中潜藏,“雁鹜起平川”,大雁飞向平原。五、六两句写江边景色。“虎饮沙遗迹”,是说老虎饮水留下的脚印;“龙归窟濩涎”,是说龙回到洞穴,吐出口水。最后两句写岸边的自然景观。“岸崩悬老树”,是说岸边的树木被风吹倒;“山暗失层颠”,是说山峦昏暗,看不见山顶。尾联写江畔自然景观。“灵庙森长戟”,是说神灵居住的地方用长戟作为守卫;“奔滩抱古廛”,是说奔流的江水抱着古老的村落。末联写江边的人。“渔家罾网集”,是说捕鱼的人聚集在一起;“商舶鼓钲阗”,是说商人的货船挤满了江面。尾联写江边的人。“登览谁无恐?”即登上高处观看,谁没有恐惧之感?“漂零客有篇”,是说漂泊在外之人有诗赋。诗人由登高而及人生,由自然写到人世,由眼前写到过去,感慨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