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任姒古今希,前殿弦歌凤已知。
孔子孟轲真薄命,不生建武永平时。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即对诗歌内容、语言及表达技巧的鉴赏。

①咏史,即通过历史题材来抒情或叙事。这首诗是咏史诗。②咏史:通过历史题材来抒发诗人的情感、观点或议论。③咏怀:借史实来抒情言志。④“古今希”: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自古以来就难得有这样的人;⑤“前殿弦歌凤已知”:前殿(指宫殿)弦歌(指音乐),凤知(指凤凰)。这里暗含着建武永平年间(公元57年-63年),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期间的繁荣景象。⑥“孔子孟轲真薄命,不生建武永平时”:孔子孟子真是命运不好呀!他们若生在建武永平年间(公元25~56年),也一定能像光武一样,开创出盛世局面。⑦注释中“建武”、“永平”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两个年号,分别是公元25年和29年至56年。

【答案】

咏史

后宫任姒古今稀,前殿弦歌凤已知。

孔子孟轲真薄命,不生建武永平时。

赏析:

首句起得高远,用“古今稀”三个短小精悍的字概括了任姒的一生。她作为汉明帝的贵人入宫后,深得宠爱,生下皇子,后来成为皇后,可谓一生幸运。然而,她所生的儿子汉少帝刘辩却英年早逝,因此她的一生可以说是不幸。

第二句承上而来,写宫廷生活的美好。宫中弦歌之声不断,皇帝经常与群臣一起欣赏歌舞,这在当时是一种非常难得的现象。“知”字在这里是知道的意思,表明皇帝对臣子们非常赏识,能够了解他们的才能和品质。

第三四句则由咏史而转入咏怀。“夫子”是指孔子,“孟轲”是指孟子,他们是历史上有名的思想家,都曾受到汉武帝的重视。但他们都生活在西汉时期,离东汉相隔甚远。如果这两个人能生活在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下的建武和永平年间(公元25年—56年),也一定会像光武帝那样,开创出一番盛世局面。

全诗以“咏史”为引子,以“咏怀”为主干,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国家盛衰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