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室犹馀北海城,左生何惧便怔营。
至令鲁国奇男子,反得当年杀士名。
【注释】
①北海城:指汉代的北海郡。左生:指左雄。何惧便怔营:即何以惧怕,为何要惊慌失措?
②杀士名:指左雄因反对外戚专权而被处死。
【赏析】
此诗是咏史之作,诗人以左雄为鉴,借古喻今,告诫当政者不要重蹈覆辙,要吸取历史教训,防止外戚专权。
“汉室犹余北海城,左生何惧便怔营。”首句点明题旨,指出汉室虽已衰败,但北海尚有遗迹,左雄何需畏惧!第二句承上启下,指出左雄不畏奸邪,反而受到重用,成为朝廷大臣,这是何等可悲!
“至令鲁国奇男子,反得当年杀士名。”第三句进一步揭露了当时政治黑暗的本质,指出左雄虽然被杀,但他的名字却与当年被杀害的忠良之士并列,这是历史的耻辱啊!最后一句是对左雄被诛原因的揭示,他之所以被杀,是因为他对外戚专权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触犯了当时的统治者。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值得称道:一、善于运用对比和对照手法,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和对照,突出主题思想;二、语言简练,富有文采,如“左生何惧便怔营”,既表达了对左雄的赞赏,又表明了自己对于外戚专权的不满;三、构思精巧,结构严谨,起句点明主题,接着写左雄的事迹,最后得出结论,层次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