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处渔樵石路,数家鸡犬柴门。
灶屋残烟杳霭,溪流淡月黄昏。

【注释】

野步:闲步,漫步。柴门:简陋的门户,指农家。

杳霭:模糊而深邃的样子。

【赏析】

《野步十首(其一)》描绘出一幅宁静幽远、恬淡闲适的田园景象。诗中没有写人的活动,只写了景物,但通过景物的描写写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几处渔樵石路,数家鸡犬柴门。”此句为第一句,写景开篇,勾勒出了一幅幽静的山村图。“几处”,即“多处”。“渔樵”是古代隐士所从事的活动,这里泛指隐居山野的隐士。“石路”,即石头铺成的小路。“柴门”,用木头、树枝和土坯等做的简易门,这里特指农村的草屋。

【译文】

在村边石路上偶尔有几只打鱼砍柴的人影,几户人家的柴门半掩着,炊烟袅袅上升。

灶屋的残烟缭绕着朦胧的暮色,溪流映照着淡淡清辉的明月。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墨勾画了一幅宁静幽深的田园生活图卷,使人产生一种悠然自得的感受。

首句开门见山,直写村居景色。“几处”“茅舍”“柴门”,点明环境僻静。“残烟”二字,不仅烘托出环境的清幽,还渲染出夜幕降临后的寒意。次句由外到内,从视觉到嗅觉,由近及远,把读者引向了这幽寂的环境深处。

写天光云影。“烟”字用得很妙,它既形容炊烟袅袅上升,又暗示了天色渐晚,给读者提供了想象的余地。“月黄昏”,既照应了“残烟”,又渲染了暮色苍茫的气氛,与上句中的“暮”字相呼应,使整首诗浑然一体,意境高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