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洲寺下丝竹繁,苏小墓边风日暄。天开十里水如镜,雨过六桥花欲言。
画船夜听孤山鹤,铁苗晓惊天竺猿。归来相迟桃源上,为唱《竹枝》倾绿樽。
【注释】
别后闻入杭赋诗以寄:在杭州听到你写的诗而作。
柳洲寺下丝竹繁,苏小墓边风日暄。天开十里水如镜,雨过六桥花欲言。
画船夜听孤山鹤,铁苗晓惊天竺猿。归来相迟桃源上,为唱《竹枝》倾绿樽。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杭州时所作,表达了对好友的怀念及对友人的劝慰。
开头两句“柳洲寺下丝竹繁,苏小墓边风日暄”,点明地点和时间。“丝竹”指弦乐器一类乐器,这里指音乐;“苏小墓”指苏小小的墓地。苏小小,南朝齐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南齐建元元年(479)嫁给范宣城,生二子。死后葬于乌衣山,故世称小姑。后人因见其墓前有桃花,遂号“桃花坞”。
“天开十里水如镜,雨过六桥花欲言。”这两句描绘了杭州西湖美丽的景色。“天开”指西湖湖面宽广开阔。“十里”,泛指西湖周围很长一段路。“六桥”指白堤上的六座石拱桥。“雨过”,指雨后。“花欲言”,意谓西湖美景使人不忍离去,就像鲜花一样欲向人们述说。
第三联中,“画船夜听孤山鹤”写夜游西湖的情景。“孤山”,又名北高峰,在杭州市西面。唐代白居易曾在此筑别墅居住。苏轼《和子由孤山种花》诗:“我住东坡君住庐,花开红紫树苍绿。不见人家见流水,此间只属君家树。”此处借以抒写自己的孤寂之情。
“铁苗晓惊天竺猿”写晨游灵隐的景象。“铁苗”指灵隐寺内的铁佛。相传唐咸通年间,灵隐寺僧人从天竺请来高僧玄觉法师,他在这里讲经说法,并把从天竺带回的几尊铁佛像安放于此。这里指灵隐寺。“天竺猿”,指灵隐寺中的猴子。“天竺”,梵语“迦叶摩罗”音译,即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第一座寺庙所在地,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南的飞来峰下,为灵隐寺前山。
尾联中,“归来相迟桃源上,为唱《竹枝》倾绿樽”写诗人归途中的感慨。陶渊明《桃花源记》载: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不复得路,乃舍船,从口入,迷不得出。其间若有人,但长啸一声,便有好风徐来,吹拂水面,水波荡漾。
【译文】
离开你之后听说你到了杭州写了一首首诗寄给我。
柳洲的寺庙下面弦声和着乐调悠扬,苏小小的墓旁边风日暖洋洋的。天空像镜子一般宽阔,雨过后的六桥上花朵将要开放。
晚上乘画船在西湖边听孤山上的鹤叫声,清晨被天竺山上的猴叫声惊醒。回来的时候相会晚了桃源上,为我唱起《竹枝》歌来倒尽绿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