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声欲断虫声悲,江天月上初弦时。渔翁身老醉无力,矫首坐看云离离。
痴儿不识老翁意,苦道平生贫作祟。卖舟买得溪上田,昨暮催租人已至。
君不见长安康庄九复九,雨笠烟蓑难入手。人间万事谁得知,沧江夜变为春酒。
《渔父词》
蝉声欲断虫声悲,江天月上初弦时。
渔翁身老醉无力,矫首坐看云离离。
痴儿不识老翁意,苦道平生贫作祟。
卖舟买得溪上田,昨暮催租人已至。
君不见长安康庄九复九,雨笠烟蓑难入手。
人间万事谁得知,沧江夜变为春酒。
注释:
- “蝉声欲断虫声悲”:描述的是夜晚的景象,蝉声和虫鸣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
- “江天月上初弦时”:指的是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初弦月意味着月牙刚出现,非常美丽而神秘。
- “渔翁身老醉无力”:描绘了渔翁年老体弱的状态,连醉酒都感到力不从心。
- “矫首坐看云离离”:表示渔翁抬头仰望天空,看着云彩飘散的样子,表现出他的孤独和无奈。
- “痴儿不识老翁意”:形容那些不理解或不关心渔翁的人。
- “苦道平生贫作祟”:表达了渔翁对贫穷生活的无奈和辛酸。
- “卖舟买得溪上田”:描述了渔翁通过卖掉船只,购买到溪边的田地,生活有所改善。
- “昨暮催租人已至”:提到了昨天傍晚的时候,催收租金的人已经来了,暗示了渔翁的生计又回到了原点。
- “君不见长安康庄九复九,雨笠烟蓑难入手”:以长安宁的村庄为例,反复强调了渔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 “人间万事谁得知”,沧江夜变为春酒。”:这句诗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感慨,认为世间万物都在变,唯有江水的夜与春酒的晨难以分辨。
赏析: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渔翁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内心的感受。整首词语言质朴简洁,生动地描绘了渔父的自在生活。“谁云渔父是愚翁”先打破对渔父的传统认知,将其从可能被认为的愚笨形象提升为一种别样的智慧象征。“一叶浮家万虑空”体现出渔父生活的简单与超然,一叶扁舟就可寄托生活,使心中毫无纷扰。然而,这看似简单的生活背后却隐藏着无尽的辛酸和无奈,如“痴儿不识老翁意,苦道平生贫作祟。卖舟买得溪上田,昨暮催租人已至。”这些都透露出渔翁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此词通过对渔父生活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