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昔日逢端午,子规声声劝归去。
旧岁滦阳万寿宫,九节菖蒲泛琼醑。
今年车中饱掀簸,盲风北来雨如注。
沙坡马鬣高下迎,土屋鱼鳞先后附。
旧家松篁百寻碧,薝卜花前石榴树。
停车俯首不得语,邻墙箫声杂驼鼓。
劳生得意同蜗牛,旧历却行等蝇虎。
端午日由车中抵开平客中三度端阳怆然有怀
居庸:地名,今北京昌平县。旧时每年端午,皇帝在此地举行盛大的赛舟会。子规:杜鹃鸟。相传古蜀王杜宇死后,化作杜鹃,悲鸣不已,啼声凄切,故又名“杜宇”。这里借指杜鹃的叫声。
旧岁滦阳万寿宫,九节菖蒲泛琼醑。
滦阳:地名,在今河北省滦县。九节菖蒲:即菖蒲花九枝相连。琼醑:美酒。
今年车中饱掀簸,盲风北来雨如注。
车中:指旅途中的车厢。掀簸:颠簸。盲风:疾风。北来:自北方而来。雨如注:雨下得非常急。
沙坡马鬣高下迎,土屋鱼鳞先后附。
沙坡:山名,在今河北省丰润县。马鬣:马鬃尾。高下迎:高低不同。土屋:指路边简陋的茅屋、草房。鱼鳞:指屋顶上瓦的排列像鱼鳞一样。先后附:前后依次排列着。
旧家松篁百寻碧,薝卜花前石榴树。
旧家:故乡。松篁:松树和竹子。百寻:一丈长。薝卜:一种灌木。花前:花木之间。石榴树:指石榴树。
停车俯首不得语,邻墙箫声杂驼鼓。
停车:停车下来。俯首:低头。不得语:不能交谈。邻墙:靠近邻居的墙壁。箫声:吹箫的声音。杂:混合。
劳生得意同蜗牛,旧历却行等蝇虎。
劳生:辛苦的生活。得意:称心如意。蜗牛:爬行缓慢的虫类。旧历:过去的日历。却行:倒退行走。蝇虎:苍蝇和黄鼠狼。这里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赏析:
此诗作于端午节,诗人从京城出发到开平(今河北卢龙县),在途中触景生情,写下此诗。全诗共八句,可分为三部分:前四句写自己在京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中间四句写自己旅途中的所观、所闻、所感;后四句又回到京中,抒发自己对京城和家乡的怀念之情。
首联写自己在京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居庸昔日逢端午,子规声声劝归去。”居庸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北京昌平县境内,每逢端午节,皇帝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的赛舟会。这里的子规指的是杜鹃鸟,相传古蜀王杜宇死后,化为杜鹃,啼声凄切,故又名“杜宇”。这里用“子规声声”来形容京城的热闹场面,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颔联“旧岁滦阳万寿宫,九节菖蒲泛琼醑。”则转入对过去的回忆:“滦阳”,地名,今天河北省滦县,当年皇帝在这里举行过万寿宫的盛大庆典。诗人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感叹时光荏苒,不禁心生感慨。
颈联“今年车中饱掀簸,盲风北来雨如注。”则是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车中”是指旅途中的车厢,这里用来比喻诗人的心情。“盲风”是指狂风吹来,如同盲人一样无法察觉;“北来”是指来自北方的大风,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雨如注”则形容雨势之大,仿佛要把整个世界都淹没了一般。
最后两句“沙坡马鬣高下迎,土屋鱼鳞先后附。”诗人回到了京城,继续抒发自己对京城和家乡的怀念之情:“沙坡马鬣高下迎”,诗人看到路边的沙坡上,马鬣随风飘扬,高低不一,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而“土屋鱼鳞先后附”则写出了京城里那些简陋的茅屋、草房,虽然简陋但却充满了生活的情趣。这两句既写出了京城的美丽景色,又流露出诗人对京城的留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