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谯都风物,飞一梦,过千年。羡百里溪程,两行堤柳,数万人烟。伤心旧家遗迹,谩斜阳,流水接长天。冷落故祠香火,白云泪眼潸然。
行藏好向故人传,椽笔舞蛮笺。总纠纠貔貅,秋风江上,高卧南边。功名笑谈尊俎,问锦江何必上楼船。他日武津关下,春风骄马金鞭。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及赏析,注意通晓诗意、体会感情、把握形象、赏析手法,并在此基础上把握作品主题。
“忆谯都风物,飞一梦,过千年”意思是回忆着亳州一带的景物,仿佛是梦中飞过,已过去了几千年。“羡百里溪程,两行堤柳”,“羡”意为羡慕,这里表达对家乡美景的怀念和对家乡人民生活的向往之情;“百里溪程”指家乡的一条河流,“两行堤柳”是指两岸的长堤上长满了垂柳,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景色的赞美之情。
“伤心旧家遗迹,谩斜阳,流水接长天”,意思是伤心地看到家乡的旧迹,只看见夕阳斜照,流水不断连接天际。这两句诗通过描写作者看到家乡旧迹,感叹时光流逝,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美好景色的留恋之情。
“冷落故祠香火,白云泪眼潸然”,意思是说祠堂里的香火已经冷清了,只有白云还在流泪。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故去亲人的回忆,以及因怀念而落泪的情感。
“行藏好向故人传,椽笔舞蛮笺”,意思是要把自己的行踪和事迹告诉故交朋友,要用笔把故事记录下来。“椽笔”指用竹子削成的笔,古代常用来书写文章。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想要把自己的经历写成文字,让后人知道的愿望。
“总纠纠貔貅,秋风江上,高卧南边”,意思是总想着像将军一样有威武的气概,秋风在江面上吹拂,我高卧在南边。这两句诗描绘出作者想建功立业,渴望得到施展自己才干的机会的心情。
“功名笑谈尊俎,问锦江何必上楼船”,意思是功名就像在尊案上的美酒一样可以随便谈论,何必一定要到锦江上去乘船呢?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看法,认为名利都是虚妄之事,不必追求。
“他日武津关下,春风骄马金鞭”,意思是说今后如果有机会再经过武津关口的时候,一定还要在春天里骑着骄健的骏马,手拿着装饰华丽的马鞭,尽情地欣赏那迷人的风光。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希望将来能够重游故地的愿望。
【答案】
译文:
回忆着亳州一带的景物,仿佛是梦中飞过,已过去了几千年。羡慕家乡那百里之长、两行之宽的河水,两岸的长堤上长满了垂柳,还有数万人居住在那里。伤心地看到家乡的旧迹,只看见夕阳斜照,流水不断连接天际。祠堂里的香火已经冷清了,只有白云还在流泪。要把自己经历的事情写下来,告诉故交朋友。总想着像将军一样有威武的气概,秋风在江面上吹拂,我高卧在南边。功名就像在尊案上的美酒一样可以随便谈论,何必一定要到锦江上去乘船呢?今后如果有机会再经过武津关口的时候,一定还要在春天里骑着骄健的骏马,手拿着装饰华丽的马鞭,尽情地欣赏那迷人的风光。
赏析:《木兰花慢·题亳州武津关》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全词以记叙为主,兼用抒情,抒发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上片开头三句追忆当年在亳州时的情景和心情。开头一句回忆着亳州一带的景物,仿佛是梦中飞过,已过去了几千年。第二句羡慕家乡那百里之长、两行之宽的河水,两岸的长堤上长满了垂柳,还有数万人居住在那里。第三句伤心地看到家乡的旧迹,只看见夕阳斜照,流水不断连接天际。这三句从眼前的景象写到家乡的旧迹,从眼前的景色写到家乡的旧迹,既写出了时间之久又写出了空间之广,从而为下文作铺垫。第四句祠堂里的香火已经冷清了,只有白云还在流泪。这一句是说祠堂里的香烟早已散尽,只有白云在为逝去的人们流泪。这两句是对前文的回忆和感叹的进一步补充。
下片开始四句是说自己要把自己的经历写成文字。前两句说要用笔把故事记录下来。后两句说总想着像将军一样有威武的气概,秋风在江面上吹拂,我高卧在南边。这是说自己要像将军一样有威武的气概,要在南方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第五句功名就像在尊案上的美酒一样可以随便谈论,何必一定要到锦江上去乘船呢?这两句是在说自己对功名利禄的看法:功名就像在尊案上的美酒一样可以随便谈论,何必一定要到锦江上去乘船呢?第六句他日若再经过武津关时,定要骑马欣赏那美丽的春光。这两句是在说自己对武津关的向往:他日若再经过武津关时,定要骑马欣赏那美丽的春光。最后一句是对未来生活的期望:今后如果有机会再经过武津关口的时候,一定还要在春天里骑着骄健的骏马,手拿着装饰华丽的马鞭,尽情地欣赏那迷人的风光。
词人通过对家乡景物的回忆和对故去亲人的怀念,抒发了自己对家乡山水的无限眷恋之情和对故人故居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词人也抒发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看得很淡泊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