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竹叶稀多秃枝,新竹碧润含幽姿。
箨中龙子振春蛰,突出雷雨头参差。
旁蹲怪石石罅裂,裂处恍惚疑龙穴。
山中有树皆十围,活干撑青死槎折。
霜皮食尽乾藓文,半顶斩立双桠分。
最后一枝身出群,垂枝倒走阴崖云。
李侯标致不可得,小字亲题别涂黑。
纵横不在摩诘下,萧爽直与洋州敌。
玉堂学士欣见之,浓墨大书真崛奇。
森然一片铁石笔,妙甚七字琼瑰词。
此诗此画今两绝,把玩微风动毛发。
只应真宰泣雕镂,一夜山窗冷秋月。
这首诗的作者是韩季,他是一位学者。诗中描绘了一幅竹石图,画面生动形象,富有诗意。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解析:
- 老竹叶稀多秃枝,新竹碧润含幽姿。
注释:老竹子稀疏,只有少数的枝条;新长出的竹竿,碧绿鲜润,充满了生机。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竹林的生长状态,从老到新的过渡,展现了生命的活力。
- 箨中龙子振春蛰,突出雷雨头参差。
注释:箨(tuò)中的“龙子”指的是笋壳里的幼苗,它们在春天里振动着,仿佛是龙在蛰伏。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竹笋在春天里的活动,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到来和生命力的勃发。
- 旁蹲怪石石罅裂,裂处恍惚疑龙穴。
注释:旁边的石头蹲坐着,缝隙处开裂,让人联想到可能是龙的洞穴。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奇特的石头形态,增加了画面的神秘感。
- 山中有树皆十围,活干撑青死槎折。
注释:山上有很多树木,有的树围有十丈大,有的已经枯死了。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山林中的树木生长状态,从茂盛到枯萎的转变,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
- 霜皮食尽乾藓文,半顶斩立双桠分。
注释:树木的表皮被霜打湿透了,变得干燥,上面长满了藓类植物。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树木的外貌变化,从湿润到干燥的过程,展现了季节的变化。
- 最后一枝身出群,垂枝倒走阴崖云。
注释:最后一根竹子脱颖而出,它下垂的树枝像在逆风行走一样,在阴暗的崖壁上形成了美丽的风景。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竹子的挺拔姿态,从柔弱到坚韧的转变,展现了竹子的生命力。
- 李侯标致不可得,小字亲题别涂黑。
注释:李侯的书法技艺高超,无法得到他的真迹,只能在旁边用墨笔写着别的东西来替代。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李侯书法技艺的高度赞赏,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书法艺术的敬畏之情。
- 纵横不在摩诘下,萧爽直与洋州敌。
注释:他的书法技艺超过了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吴道子和柳公权,甚至能够与唐朝的名将杨素相提并论。
赏析:这两句诗赞扬了诗人的书法技艺,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 玉堂学士欣见之,浓墨大书真崛奇。
注释:玉堂学士看到了这幅画后非常高兴,他用浓墨重彩地书写了这幅画,称赞它是真崛奇的作品。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认可和骄傲,同时也展示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和高超的书法技艺。
- 森然一片铁石笔,妙甚七字琼瑰词。
注释:整幅画用笔犹如铁石一般坚硬,七字的诗句更是美轮美奂,如同珍宝一般珍贵。
赏析:这两句诗赞美了画作的艺术价值和语言表达的精妙之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 此诗此画今两绝,把玩微风动毛发。
注释:这幅诗和这幅画都是绝世之作,细细品味,微风拂过都能让毛发颤动。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艺术作品的珍视和欣赏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绘画艺术的敬畏之心和对美的追求。
- 只应真宰泣雕镂,一夜山窗冷秋月。
注释:这幅画应该是由真宰雕刻出来的,他在雕刻的过程中不禁流下了泪水。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绘画艺术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艺术家对美的独特理解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