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灯明,茅屋小,山妻稚子坐团团,长夜缉麻几至晓。
辛勤岂望卒岁衣,阿翁几番催罢机。输官未足私债急,妾身不掩奚足恤。
念儿辛苦种麻归,依旧悬鹑曝朝日。松灯灭,茅屋闭,麻尽机空得早眠,门外催租吏声厉。
【注释】
- 松灯明:用松木做的照明灯具。茅屋小:简陋的草棚小屋。2. 山妻稚子坐团团:妻子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3. 长夜缉麻几至晓:整个夜晚都在织麻,直到天明。4. 阿翁:对年老的父亲的称呼。5. 输官未足私债急:官府征收的税还没有足够偿还自己的债务就急着催促。6. 输官:缴纳给官府的税款。7. 输官未足私债急:指家里欠了别人的账。8. 输官未足私债急:指家里欠了别人的账。9. 妾身不掩奚足恤:妻子没有隐瞒这些情况,还有什么值得担忧的?10. 念儿辛苦种麻归:想着孩子辛苦种麻回来。11. 依旧悬鹑曝朝日:依然像一只鹌鹑一样,在太阳下晾晒一天。
【赏析】
这是一首写农民生活艰难、勤劳节俭的诗。诗人从农家生活的一个侧面,通过描绘农妇辛勤劳作的情景,反映了广大农民的生活实况。
首句“松灯明”是点题的一句。松木制的灯具明亮,说明屋里还有灯火。“茅屋小”表明屋小人不多。这两句是说,屋小人少,但是有灯光照亮,说明屋内有人;屋虽简陋,但还亮堂堂地。
“山妻稚子坐团团”,是写农家夫妇与儿女围坐在灯下纺织的情景。“坐团团”形容一家人团团围坐的样子,表现了他们的团聚和睦。
第三、四句“长夜缉麻几至晓”,写出了他们勤劳不息,日夜不息的艰辛劳动,突出了“辛勤”。
五、六句“辛勤岂望卒岁衣,阿翁几番催罢机”,进一步描写了农民的生活状况。这里说,他们辛辛苦苦一年下来,只希望能换得一身衣服,可是年迈的父亲却几次催促他们赶紧把线头拆光。“阿翁”,是对年老的父亲的称呼,这里指妻子的父亲。“几番催罢机”,指他催女儿们拆线多次。
“输官未足私债急”,意思是说,官府的赋税还没交完,家里欠的债又多,所以急着要催缴。“输官”指交纳给官府的税款,“未足”是说不足;“输官未足私债急”是指家里欠了别人的账。
最后两句“输官未足私债急,妾身不掩奚足恤”,“输官”指交纳给官府的税款,“输官未足私债急”是指家里欠了别人的账。“输官未足私债急”,说明家中欠了别人很多债,因此急于向官府交税,而自己则无暇顾及。“妾身不掩奚足恤”,妻子没有隐瞒这些情况,还有什么值得担忧的?这里的“妾身”,是妻子的意思。“何足恤”,意思是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此诗写农家妇女的艰辛劳动和艰苦生活,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气息。全诗以简洁的语言、鲜明的意象刻画出农家妇女的勤劳形象。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即农民的贫穷和生活困难,表达了作者对于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