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载论□稔,闲中屡盍簪。
北来凝望眼,西□报归音。
□好空遗墨,人亡不问琴。
幽明从此隔,庭树看成阴。
【注解】
(1)鲜于伯机:人名。
(2)二首:两首诗。
(3)论□稔:议论收成。
(4)盍簪:古代的一种礼俗,在祭祀或重大集会时,把帽子插在头上。后用以形容闲散无事。
(5)北来凝望眼:指北方的战乱之地。
(6)西□报归音:指从西方传来的消息。
(7)□好空遗墨:指诗人对友人美好事迹的怀念,但已化为乌有。
(8)人亡不问琴:意即人死之后不再弹奏那琴曲了。
(9)幽明:死后为阴间,生者为阳间。
(10)庭树看成阴:庭院里的树木都成了阴暗的一片。
【赏析】
《挽鲜于伯机二首》,这是一首悼念友人兼表达自己感慨的七言绝句组诗。
前两首诗,一咏其人,再叹人生。
“廿载论□稔,闲中屡盍簪。” 二十年来谈论农事的丰收,闲暇之时多次将帽插在头发上。这里,作者以“盍簪”自比,说明自己的隐居生活。
“北来凝望眼,西□报归音。” 从北方远道而来,凝望着你的眼睛,西去的使者传来你的消息。这里,诗人以“凝望眼”和“报归音”相衬托,突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好空遗墨,人亡不问琴。” 美好的往事已经消失,只留下墨迹;朋友已不在世,不再弹琴。这里,诗人用“空遗墨”和“不问琴”相呼应,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后两首诗,一叹其逝,再叹人世沧桑。
“幽明从此隔,庭树看成阴。” 从今以后我们只能阴阳相隔,庭院中的树木已经长满了阴影。这里,诗人以“阴”字概括了自己对友人逝去后的无奈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感怀友人之作。通过对友人的回忆和对世事的感叹,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