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室俯晴渚,曲波晓晶荧。
阳灵濯光景,空碧生虚棂。
谁持并州刀,剪碎龟甲屏。
罗袜尘缥缈,翠袖春伶俜。
夜深烟雾湿,常恐埋青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第一句:“小室俯晴渚,曲波晓晶荧。”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清晨的景象,小屋子俯瞰着晴朗的小洲,水面上的弯曲波纹在晨曦中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注释:晴渚 - 晴朗的河滩或水边。
晓晶荧 - 早晨的阳光下,水面波光粼粼。

第二句:“阳灵濯光景,空碧生虚棂。”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仿佛阳光照耀下的美景和清澈的蓝天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

注释:阳灵 - 阳光。
濯光景 - 沐浴在阳光中的美景。
空碧生虚棂 - 清澈的蓝天与清澈的天空相互映衬,如同透明的窗户。

第三句:“谁持并州刀,剪碎龟甲屏?”
这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强烈的情感和决心,仿佛有人手持一把锋利的并州刀(北方著名的宝剑),准备将那看似坚固的盾牌(龟甲)一刀两断。

注释:并州刀 - 并州是古代地名,此处代指锋利的宝剑。
剪碎龟甲屏 - 比喻决心要彻底改变现状。

第四句:“罗袜尘缥缈,翠袖春伶俜。”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她穿着华丽的罗袜行走在春日的景致中,她的翠绿色袖子在春风中飘动,显得格外轻盈。

注释:罗袜 - 用丝绸制成的袜子,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尘缥缈 - 形容女子行走时衣裙随风飘舞的样子。
春伶俜 - 指春天里的女子更加美丽动人。

第五句:“夜深烟雾湿,常恐埋青萍。”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夜晚时分,烟雾弥漫,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让人害怕美好的事物被时间所埋没。

注释:夜深 - 夜色渐浓之时。
烟雾湿 - 形容夜晚烟雾弥漫的景象。
常恐埋青萍 - 担心美好的时光像水中青萍一样被时间冲走。

最后一句: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美好易逝的感慨。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赏析:
张祜是唐代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歌多以描写自然景色为主,语言简洁明快,富有韵味。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展现了他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无常的感悟。诗中的“阳灵”一词,既指阳光,又暗喻光明磊落;“空碧”则形容天空之清亮无瑕。这些词语的使用,既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又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整体来看,这首诗是一首意境深远、韵味悠长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