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怜山崒嵂,不避路萦回。
况值八九月,那无三两杯。
人生行乐耳,世事已焉哉。
碌碌剡溪令,何如终草莱。

【注释】

  1. 为怜:因为喜欢。
  2. 崒嵂(zhú léi)山,山势高耸,形容山峻。
  3. 路萦回,道路曲折。
  4. 八九月,指秋日,天气晴朗的时期。
  5. 那无,没有。
  6. 三两杯,形容饮酒量少。
  7. 行乐耳,只求快乐。
  8. 世事已焉哉,世事都已成空。
  9. 剡溪令,县名,在浙江省上虞市西南。剡(shàn),山名。
    【赏析】
    《和人游蒋山二首》,作者王禹偁。此诗是作者在与朋友游历风景胜地时,即兴而作的。诗人以赞美友人之才情、豪放之情态为主,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等人生哲理的认识。
    “为怜山崒嵂,不避路萦回。”首句“为怜”表明了诗人喜爱之情;次句“山路”则描绘出诗人所见到的自然风光。诗人用“为怜”二字表达出他对山的喜爱,也表达了他与朋友一同游览山中美景的喜悦心情,但更深层的意义在于表现了他与朋友共同欣赏山水、畅谈人生的愉悦心情。
    接下来两句“况值八九月,那无三两杯”,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美景,表达了与友人共赏山水的快乐心情。“八九月”是指秋天的季节,也是天气晴朗的时候,因此山中的美景更加迷人。“那无”表示没有,也就是没有其他事物与之相比的意思;“三两杯”则是诗人与友人一起喝酒的数量。通过这两个词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与友人在共赏山水过程中的愉快心情,以及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人生行乐耳,世事已焉哉。”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认识。在他看来,人生短暂,应该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而不是被繁琐的事务所束缚。“行乐耳”表示只有追求快乐才是人生的正确态度;“世事已焉哉”则是说世间的事情都已经成为过去,不再重要。
    最后两句“碌碌剡溪令,何如终草莱”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的感慨。在这里,“碌碌”一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仕途不顺的遗憾和无奈;“剡溪令”则是古代官职的名称,而“草莱”则是野草野花的意思。通过这句诗,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无奈,他渴望能够像野草野花一样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这首诗整体上体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通过对山水美景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让我们在面对困境时能够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