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江南地,澄江小翠微。
讼清衙散早,路僻客来稀。
季子高风在,春申故宅非。
晚凉无一事,携酒坐苔矶。
【译文】
自从江阴县到任以来,我常常怀念家乡和朋友。
自古以来,江南地区都是人们心目中的理想之地。
江阴县城小,但风景优美如翠绿色的山峦。
官府衙门的讼案清静,官吏早早散去,路上行人稀少。
季子是历史上著名的贤人君子,如今他的故宅依然存在。
晚秋天气凉爽,没有其他事要做,我就携带美酒来到江阴城郊的苔矶亭。
【赏析】
《初至江阴寄徐路仲祥五首》,此诗为作者在任江阴知县时所作,共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
“自古江南地,澄江小翠微。”诗人开篇便以“自古”两词点明时间之早、地点之偏。江南自古便是一片繁华之地,而诗人此时刚刚到任,对江南的一切都感到新奇而兴奋。他站在江边,只见江水澄澈碧绿,如同镶嵌在大地上的翡翠一般美丽。这一句中,诗人用“小翠微”来描绘江面,既表现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色,也暗含了诗人对这个美丽地方的喜爱之情。
颔联“讼清衙散早,路僻客来稀。”进一步描绘了江阴县衙的景象和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在这里,“讼清”意味着官府公正,“衙散”则说明官府的工作效率高,能够迅速处理案件。同时,“路僻”也暗示了这个小镇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交通并不便利。然而,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当地居民却生活得十分安宁,因为这里没有太多的纷争和纠纷,官府公正廉洁,百姓们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这句诗通过对江阴县衙和当地居民生活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与和谐。
颈联“季子高风在,春申故宅非。”诗人转而回忆历史人物季札的故事。季札是春秋时期楚国的著名贵族,他在吴国担任官职期间,深受百姓们的爱戴。然而,当吴王僚被杀后,季札为了保全吴国的稳定,选择离开吴国,隐居在江阴县的一个小山村里。虽然这个村子已经不复存在,但他的高风亮节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他对这个美丽地方的深深眷恋。
尾联“晚凉无一事,携酒坐苔矶。”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在江阴县度过的一个宁静的傍晚。这里的“晚凉”指的是傍晚时分的清凉感觉,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而“无一事”则暗示了诗人在这个傍晚没有其他事情要做,可以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于是,他选择带着美酒来到江阴城郊的一个名叫苔矶的石台上。在这里,他可以一边欣赏着美丽的山水风光,一边品尝着佳酿,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宁静。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在江阴县度过的一个美好时光,也展示了他对自然美和人生乐趣的热爱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