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杀村居好,经年绝是非。
牛羊归晚径,鸡犬散朝晖。
露坐分藜榻,郊行解葛衣。
城居苦嚣隘,来此即忘归。
这首诗的作者是元好问(1190-1257),他的诗多写感慨时世,抒发壮志不遂的抑郁不平之情。
注释:
- 羡杀村居好:羡慕乡村居住的好,羡杀是羡慕的意思,形容对乡村生活的羡慕之情。
- 经年绝是非:经过一年的隐居生活,不再与外界争执是非。
- 牛羊归晚径:牛羊在黄昏时分回到了回家的路上。
- 鸡犬散朝晖:鸡和狗在早晨的阳光中四处跑动。
- 露坐分藜榻:在露水未干的草地上坐在地上,席地而卧。
- 郊行解葛衣:在郊外行走时脱下葛衣,形容野外的生活简朴。
- 城居苦嚣隘:城市居住的生活嘈杂、狭窄。
- 来此即忘归:来到这个地方就不想回去。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对于乡村生活的喜爱以及远离都市喧嚣的向往。首句“羡慕村居好”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第二句“经年绝是非”,则反映了诗人通过隐居生活,远离了世俗的纷争和争斗。第三、四句“牛羊归晚径,鸡犬散朝晖”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自然景观和宁静的生活状态。最后两句“露坐分藜榻,郊行解葛衣”,展现了诗人在郊外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于城市生活的厌倦和逃避。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和平、简朴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