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字盘中珠,诵之如觌欧与苏。
巨鱼有时迷大壑,丹凤无恙栖高梧。
忆昔簪盍汉阳树,至今梦绕郎官湖。
雄章远寄洗俗耳,慰怀绝胜谈虚无。

【注释】

五十六字盘中珠:指佛经。佛教认为,一切法皆如虚空中的明珠,无定相,不可执著。

觌(dí):见。

巨鱼:佛经中说,大鱼有智慧。

无恙(yàng):平安。

盍(hé):古代的一种礼冠。

簪(zān):把簪子插入发髻。

汉阳树:指江陵的古名,在今湖北荆州。作者曾在江陵任职,故有此词。

郎官湖:即郎官池,汉代的官署名,设在长安城东北,因曾属郎官而得名。

雄章:指《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洗俗耳:清除世俗的耳朵。

慰怀:安慰心怀。

绝胜:远胜。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佛经诗。诗人以佛经中的道理来勉励自己,抒发了他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名利虚幻的感慨和对佛理的深信不疑。

首联“五十六字盘中珠,诵之如觌欧与苏”是说佛经中有五十六字,读时如同见到了欧阳修和苏轼那样博学多才的人。欧、苏是宋代的文学家。“欧”即欧阳修,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他学识渊博,文章富丽堂皇,为世人所推崇。“苏”是苏轼,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词文赋等作品广为流传,其散文更是开创了一代新风,影响深远。这里用“觌”(dí)字来形容佛经的博大精深,可见诗人对佛经有着很高的评价和深厚的兴趣。

颔联“巨鱼有时迷大壑,丹凤无恙栖高梧”是说佛经中所蕴含的智慧,能够让人摆脱烦恼和迷茫。这里的“巨鱼”指的是佛经中的“大智”,它有如一条巨鱼,能够帮助人们渡过险阻;而“丹凤”则是指佛教中的“真我”,它如同一只丹凤,永远栖息在高高的梧桐树上,不受任何干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佛经中智慧的认同和向往,也表达了他希望摆脱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颈联“忆昔簪盍汉阳树,至今梦绕郎官湖”是诗人回忆过去在江陵任职时的情景。他曾在汉阳树下插着簪子,如今却只能在梦中回到那个美丽的湖泊。这里的“汉阳树”指的是江陵的古名,位于今天的湖北省荆州市;“郎官湖”则是汉代的一个官署名,设在长安城东北,因曾属郎官而得名。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那段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留恋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佛经中所说的因果报应和轮回转世观念的认同。

尾联“雄章远寄洗俗耳,慰怀绝胜谈虚无”是说佛经中的教义能够净化人们的世俗之心,使心灵得到慰藉。这里的“雄章”指的是《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这部伟大的佛经;“洗俗耳”则是指通过阅读佛经来净化世俗之心,消除烦恼和迷茫。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佛经的高度赞赏和敬仰之情。他认为佛法无边,能够给人带来无尽的智慧和力量,比那些空洞无用的虚无主义学说更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佛经的赞美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他既认同佛教的因果报应和轮回转世观念,又反对迷信和虚无主义。这种矛盾的态度使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但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