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阅周襄暮宋襄,悠悠王伯费论量。
浮生俯仰成千古,世路东西又十霜。
目击素丝翻色相,心随红腐劝脾囊。
塞云不隔征鸿路,情绪无端绕故乡。

【注释】

1.朝阅周襄暮宋襄:指从早到晚,从早晨到晚上都在做宰相。

2.王伯:指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

3.素丝翻色相:比喻人世的变幻无常,如同丝绸被染上颜色。

4.红腐劝脾囊:意思是形容人的容颜随着岁月而衰老,如同腐烂的肉被放进袋子里一样。

5.塞云不隔征鸿路:比喻人在旅途中遇到困难,但仍然能够坚持走下去。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首联“朝阅周襄暮宋襄,悠悠王伯费论量”,写诗人在朝为官、暮已归家的情景。这里用典,周襄指周公旦,是辅佐周武王灭商建周的功臣;宋襄则指宋国国君宋襄公,他与晋文公在城濮之战前约定互不侵犯。这里借喻作者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对政治的关心。

颔联“浮生俯仰成千古,世路东西又十霜”,写人生短暂,世事变迁。这里的“浮生”指人的生命,“俯仰”指上下、前后的意思;“成千古”指历史长河中的一瞬;“又十霜”指时间的流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颈联“目击素丝翻色相,心随红腐劝脾囊”,写人生如梦,世事如烟。这里的“素丝”指白色丝绸,古代常用来比喻人的青春时光;“红腐”则指红色丝绸,古人常用来比喻人的老年时光。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联想到自己的生命和世事,感叹人生如梦,时光易逝。

尾联“塞云不隔征鸿路,情绪无端绕故乡”,写诗人思乡之情。这里的“塞云”指塞外的天空,象征着遥远的距离和难以逾越的障碍;“征鸿路”则指旅途中的艰难险阻;“情绪无端绕故乡”则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故土的思念。

整首诗以咏怀为主,通过对人生、世事和家乡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历史的感悟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