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重逄骨鲠臣,生涯能斥向来贫。
一时辍棹舒情曲,三接乘骖到水滨。
乌府前循仪范古,鸿胪首唱姓名新。
清门幸喜陪清宴,世路悠悠懒问津。
【译文】
经过东昌,申仲礼等各位前辈贤昆仲热情邀我,分别后写了这首诗来表达我的谢意。
十年后重遇骨鲠臣,生涯能斥向来贫。
一时辍棹舒情曲,三接乘骖到水滨。
乌府前循仪范古,鸿胪首唱姓名新。
清门幸喜陪清宴,世路悠悠懒问津。
【注释】
道过东昌:经过东昌。东昌:即东昌府,今山东聊城。申仲礼(1328—1403):字孟中,号东山。明成化进士,历任山东、江西、河南巡抚,有政声。谥文简。呼都克岱尔:即呼图克泰,明朝名将,以功授东昌府知府。
昆仲:兄弟。这里指申仲礼等贤昆仲。厚意:深厚的情意。相邀:邀请。别后:分别之后。以诗寄谢:写一首诗来表示感谢。
十载重逄:十年后再次遇见。
骨鲠臣:直言敢谏的大臣。骨鲠:比喻忠直刚正的人。
生涯能斥:一生中能够受到斥责。
向来:从前。
辍棹(zhuo)舒情曲:停船舒展心情,作《离骚》体诗一首。
三接:三次接待。
乘骖(can):乘坐车轿。
乌府:指东昌府。乌:黑色,这里指黑色官服。前循仪范古:遵循古代礼仪制度。
鸿胪:古代官名,掌礼仪。首唱:首先歌唱。
清门:指朝廷清正的门庭。这里指朝廷宴会。
清宴:清正的宴会。
世路:世间的路。
【赏析】
此为酬答申仲礼等诸父台辅贤昆仲的诗,是诗人在东昌府时所作,表达了他与诸父台辅贤昆仲深厚情谊和感激之情。全诗一韵到底,结构谨严,用典贴切,辞采飞扬,气格遒上,体现了李攀龙的诗风。
首联“十载重逄骨鲠臣,生涯能斥向来贫”,言自己十年后重新遇上了骨鲠之臣申仲礼等贤昆仲。作者在这里用“重逄”这个词语,表明自己与这些贤昆仲再次相聚的欣喜,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过去的反思和总结。同时,也表现出自己虽然经历了生活的挫折,但仍然坚持正义、敢于担当的品质。
颔联“一时辍棹舒情曲,三接乘骖到水滨”,则描绘了自己在东昌府时的一段生活经历。当时,作者因为直言敢谏而被贬谪到东昌府,但是并没有被生活的艰辛所打倒,反而在这段时期里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目标。
颈联“乌府前循仪范古,鸿胪首唱姓名新”,进一步描绘了在东昌府期间的生活场景。这里,作者用“鸟府”来形容东昌府这个地方,既突出了其地理位置的特点,也暗示了其在当时的特殊地位。同时,“循仪范古”指的是按照古代的礼仪制度行事,而“鸿胪首唱姓名新”则表示在朝廷中有人首次为这位官员唱名。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作者对东昌府的怀念和对过去的回忆,也表达了他对现在生活状态的满意和对未来的期待。
尾联“清门幸喜陪清宴,世路悠悠懒问津”,则是对整个人生经历的总结和感慨。这里,作者用“清门”来形容自己的官场身份和地位,既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高洁,也暗示了自己的人生道路虽然坎坷,但却充满了希望和机遇。同时,“世路悠悠”则表达了他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最后两句“懒问津”则表达了他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超脱尘世的追求。
此诗通过对自己在东昌府期间生活的描写和感慨,展现了作者坚韧不拔、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传达了对人生真谛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