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春如画,斜街晓卖花。
连钱游子骑,斑竹美人家。
袄色摇红段,鞶香斗蜡茶。
额黄斜入鬓,侧髻半翻鸦。

【注释】

大都:指北京城。

小海春如画:指小海子(今北海)的春景,宛如美丽的图画。

连钱游子骑:指骑着马的游子。连钱,即骏马蹄,形状像钱一样圆。

班竹:斑竹,一种竹子。

袄色摇红段:指的是红色的衣服。袄,是古代妇女穿的一种上衣。

鞶香斗蜡茶:指香气扑鼻的茶。鞶,古代用象牙制作的装饰品,形似伞盖。

额黄斜入鬓:指额上的黄色头发。

侧髻:指把头发从中间分开,两侧梳拢,做成一个发髻。

【赏析】

这是一首写京城景物的七言绝句。诗中所描写的是京城春天的景色及游子的服饰、发型等物事。

首句写京城春天美景。“小海春如画”是说小海(今北海)春天的景色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斜街晓卖花”,写的是春天的早市中,人们争相购买花朵的情景。“斜街”指东西走向的街道,“卖花”则说明是春季。“晓”字,既点出了时间,也写出了人们的兴致。

二、三句写游子的服饰。“连钱游子骑”,形容骑马的游子骑着骏马。“连钱”,这里用来形容马蹄的形状。“斑竹美人家”,写的则是穿着斑竹制衣的游子所住的人家。“斑竹”,是一种竹子,其皮呈斑纹状,质地坚韧。“家”字表明了游子的居处。

四、五句写游子的生活用品。“袄色摇红段”,写的是红色的袄(古代妇女所穿的一种外衣)。“晃”,意为晃动,形容衣服颜色鲜艳。“鞶香斗蜡茶”,写的是香气扑鼻的茶水和用象牙制作成的装饰品。“班竹”,即斑竹,其皮呈斑纹状,质地坚韧。

六句写游子的发型。“额黄斜入鬓”,写的是额上的头发被黄色染得不直,歪斜着进入发髻之中。“侧髻半翻鸦”,写的是将发髻从头顶分开,使两侧的头发都梳在脑后,形成一个发髻,这样的发型就像乌鸦那样歪斜着。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京城春天的景色和游子的服饰、发型等生活细节。整首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