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神祠下晚维舟,闲倚穹碑诵《远游》。
西日射云明兽几,北风吹土集貂裘。
漳川近绕幽燕出,汶水分兼济漯流。
过客岂知疏凿苦,当时荷锸几人愁。

诗歌原文:

水神祠下晚维舟,闲倚穹碑诵《远游》。
西日射云明兽几,北风吹土集貂裘。
漳川近绕幽燕出,汶水分兼济漯流。
过客岂知疏凿苦,当时荷锸几人愁。

翻译:

在水神祠下傍晚时划船休息,我闲坐欣赏穹碑上的古诗《远游》。
夕阳西下,阳光照亮云层中的神兽轮廓,北风呼啸而过带来落叶,仿佛大地都被召唤来收集。
漳河如同一条蜿蜒的蓝色长带环绕在京城的北部,而黄河的支流则与淮河交汇,共同流入广阔的淮河平原。
但许多过去参与开垦的人已经不在了,他们的辛苦和牺牲被遗忘在了历史的尘埃中。

注释:

  1. 穹碑:指碑文高耸入云,形容其规模宏大。
  2. 《远游》:古乐府诗篇名。
  3. 幽燕:这里指的是古代北方地区,包括今天的北京一带。
  4. 集:聚集,堆积。
  5. 漳川:即漳河,发源于山西省武安市,向东南流至河北邯郸市,最终汇入永年洼淀。
  6. 汶水分:指汶水,发源于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境内,向东流至泰安市南郊注入于泰山西南麓的大清河。
  7. 济漯流:指济水和漯河,济水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向南流经河南、山东等地,最终在山东省东明县注入渤海;漯河则发源于河南省舞钢市,向南流经河南、安徽等省,最终在安徽省亳州市注入涡河。
  8. 荷锸:指扛锄头,比喻开垦土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傅若金在会通河伯祠附近游览时所写,表达了他对水利工程背后艰辛付出的感慨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敬仰之情。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展现了对过往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尊重。同时,诗中所提到的“过客”和“当时荷锸几人”,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