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厉中宵,明晨散飞雪。
连翩素彩动,泱漭玄阴结。
群林互腾耀,众景纷变灭。
既增寒竹姿,复宜青松节。
因高始成势,遇坎俄就缺。
东西衢路间,来往昧深辙。
众秽交凌践,幽光自娱悦。
皎皎恒易污,无为恃清洁。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写作手法和思想感情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歌大意,然后分析诗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最后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本诗首两句写北风凛冽,雪势猛厉;三、四句描绘飞雪飘洒的景象;五、六句描写雪花纷纷降落,大地被雪覆盖的情景;七、八句描写群山在白雪的映衬下熠熠生辉,各种景象纷纷变幻;九、十句写出雪后景物的增色;十一、十二句指出雪使寒竹更显傲骨,青松更显坚韧;十三、十四句写出雪因高而成形,遇坎而缺;十五、十六句写雪中道路难辨,行人行迹难寻;十七句写雪中之秽与雪光交映,相互衬托;十八句写雪的皎洁易污,但不必恃清洁,表达了一种对纯洁事物的赞美之情。
【答案】
译文:
北风凛冽,一夜到天亮时,大雪纷飞。
雪花纷纷扬扬,漫天飞扬,天地间一片银白。
山林树木披上素装,一派冰清玉洁。
雪后山川景色各异,有的增色,有的减色,有的隐现。
雪给寒竹增加了傲气,给青松增添了节操。
雪因高而成形,遇坎则缺。
东西大路之间,往来行人都难以分辨。
雪中有秽物杂陈,但雪光与秽物互相映衬,更加显得洁净。
洁白的雪容易弄脏,但无需倚仗清洁。
赏析:
此诗为边塞诗,以雪为题,借雪的洁白来抒发作者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全诗意境开阔,气象雄浑,风格豪放,是边塞诗中的佳作。
“北风厉中宵”,点明季节和气候。天气寒冷,北风劲吹。“明晨散飞雪。”第二天一早,天空飘起雪花。“连翩素彩动,泱漭玄阴结。”“连翩”形容雪花飘落的样子;“素彩”指白茫茫的大雪;“泱漭”意为广大无边。“玄阴”指浓重的夜色。大雪纷飞,天地一白。“群林互腾耀,众景纷变灭。”“互腾耀”指树林里树木互相辉映;“众景纷变灭”是指各种景物在变化之中。大雪之后,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既增寒竹姿,复宜青松节。”“寒竹”指冬竹;“青松”指青松树。大雪过后,竹子更加挺拔,青松更加苍劲。
“因高始成势,遇坎俄就缺。”“因高”指高大的山峰;“就缺”指遇到坎坷就折断了。这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山峰高大而峻峭,地势崎岖而险峻。“东西衢路间,来往昧深辙。”“东西”指左右两边;“衢路”指大道,即道路。“昧”指看不清。“来往昧深辙”意思是说大雪过后,道路上的积雪很厚,看不清道路,只能凭感觉前行。“众秽交凌践,幽光自娱悦。”“幽光”指月光或星光之类的微弱光芒。“幽光”与“晦暗”相对应,这里指月光或星光之类微弱的光芒。“众秽交凌践,幽光自娱悦。”意思是说雪地上的秽物混杂在一起踩过的痕迹,而那幽暗的光芒也为自己带来喜悦。
“皎皎恒易污,无为恃清洁。”“皎皎”指光亮洁白;“污”指玷污。“无为”意思是用不着。全诗前四句写雪,后四句抒志。“皎皎”是说雪白明亮,但很容易弄脏;“无为”是说用不着怕弄脏。作者认为人不能害怕弄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