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归来后,又十年、泉红涧碧,蟠桃春晓。老子精神真满腹,合借福星当道。怎长寄、东皋舒啸。是则颠崖人渴想,柰一川风月多情好。攀琪树,拾瑶草。
耆英洛社尊胡杲。问何当、棕鞋桐帽,率先九老。岁月天长留石磴,此约他时须早。定分我、香山歌笑。未论桑田沧海事,比诸公、他日犹年少。政恐有,锋车到。
【注释】
八桂:广西。泉红涧碧,蟠桃春晓:山泉水清,涧水碧绿,桃花盛开于晨晓。老子:指胡宪。精神:指文思敏捷。真满腹:真才实学,满腹经纶。东皋:东郊的山冈,泛指乡间。颠崖:陡立的山崖,比喻险峻。人渴想:人们渴望他出现。柰:无奈。攀琪树、拾瑶草:攀折奇花名树,采集仙草。耆英:年高德劭之人。洛社尊:在洛阳聚会,尊重老人。问何当:何时再来。棕鞋桐帽:以麻布做的鞋和桐木做的帽子。率先九老:带头与九位老人相邀。石磴:台阶石上的痕迹。香山:即香山寺,在长安城南。政恐:恐怕。锋车:锋利的车刃。
【赏析】
此首诗为胡宪寿辰而作,抒发了诗人对友人胡宪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首句“金缕歌”,点明祝寿的主题。接着写胡宪归隐后十年来的生活,“又十年”表明时光飞逝,而胡宪却依然精神焕发,满腹经纶。这表现了作者对胡宪的钦羡之情。
第二、三两句进一步描绘胡宪的风采。“老子精神真满腹”,说明胡宪有深厚的文才;“合借福星当道”,则表示他的福运亨通。两句中,“真”字、“合”字用得极妙,将胡宪的才学和福气渲染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四句是诗人想象胡宪归来时的情景,并以此寄托自己的心愿。胡宪虽隐居山林,但心怀壮志,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出山,为国效力。这种愿望正与诗人自己的处境相似。因此,诗人便设想自己在胡宪面前如何恭维他。
第五、六两句写胡宪归来时的情景。“颠崖人渴想”,形容胡宪的威名如高山峭壁,令人望而生畏,不敢接近;“柰一川风月多情好”,则表达了胡宪的人格魅力如风花雪月般温柔迷人,让人陶醉不已。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胡宪的敬佩和羡慕,又暗示了自己与胡宪之间的友谊深厚。
第七、八句是全诗的重点,也是诗人的肺腑之言。“攀琪树,拾瑶草”,描绘了诗人对胡宪的仰慕之情;“耆英洛社尊”,表达了诗人对胡宪的尊敬和敬仰;“问何当,棕鞋桐帽,率先九老”,则是诗人想象胡宪归来时的情景,也表达了诗人对胡宪的祝愿和期待。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收束。“岁月天长留石磴,此约他时须早”,意味着岁月流转,人生短暂,而友情却能跨越时空,永远不变;“定分我、香山歌笑”,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重逢时的欢乐和幸福。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胡宪的风采,又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