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憩虚斋夕,何人笑语同。
青云一才子,白发两衰翁。
节物逢春好,名区有路通。
未能穷胜践,健走愧儿童。
【注释】:
- 法华:即《法华经》,佛经名。
- 嵩头陀:即少林寺,位于中国河南省登封市。
- 智者:指智顗大师,是少林寺的开山和尚之一。
- 道场:佛教修行场所。
- 五云龙寿诸山:意指少林寺周围有五座山峰环绕。
- 傅生国章:傅生,即傅大士,是禅宗六祖慧能弟子。
- 健走愧儿童:意为自愧不如孩童般敏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友人一同游览嵩山少林寺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少林寺的敬仰、对同游者的羡慕以及对自己未能亲临此地的遗憾之情。
首联“游法华山回宿楼氏书房遥望嵩头陀智者国师道场上清五云龙寿诸山而未及至其处赠同游傅生国章”,描述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游览嵩山少林寺的情景。其中“游法华山”指的是诗人游览了华山这一著名的旅游景点;“回宿楼氏书房”则是指诗人在返回途中住宿于楼氏书房;“遥望嵩头陀智者国师道场上清五云龙寿诸山”则描绘了诗人站在嵩山上远眺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少林寺的敬仰之情。
颔联“小憩虚斋夕,何人笑语同”,描述了诗人在夜晚小憩时的情景。其中“小憩虚斋夕”指的是诗人在夜晚休息时选择了一个空无一人的斋房;“何人笑语同”则是诗人对于无人陪伴的感慨。
颈联“节物逢春好,名区有路通”,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美好时光和嵩山少林寺周边环境的赞美。其中“节物逢春好”指的是春季的到来为人们带来了美好的节日氛围;“名区有路通”则是指嵩山少林寺周边环境优美,道路通畅。
尾联“未能穷胜践,健走愧儿童”则表达了诗人未能亲自领略嵩山少林寺的美景的遗憾之情。其中“未能穷胜践”指的是诗人未能亲身体验嵩山少林寺的美景;“健走愧儿童”则是诗人自愧不如孩童般敏捷的自嘲之语。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嵩山少林寺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人文景观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自身的感受和思考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命运以及自我价值的思考。